大家都知道,學校教育,課堂是主陣地。課堂教學就是組織學生學習,挖掘出學生潛在的發展能力。如何充分利用短短的45分鐘,提高教學質量呢?
一、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螺旋式方向前進的,學生的思維方法和解決問題的手段是逐漸積累的,因此課堂上對簡單的內容應少講,更多地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己吸取知識的習慣,有效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思維,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例如講數列的定義、通項、前n項和概念時,可讓學生閱讀教材后討論:an與sn之間有何關系?如何通過sn求an?數列{an}的前n項和sn滿足sn=2n2-3n+5(n∈N)求an。通過這樣的討論,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發展為本,有效地調動學生獨立探索、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益。另外,盡量少講大多數學生不能接受的內容,許多數學教師對于自己感興趣的教學內容,津津樂道地將一些綜合性強,技巧性高的習題講給學生聽,至于有多少學生能真正接受,則考慮的很少,這種處理教學內容的方法脫離教學現狀,給大多數學生帶來的是苦惱,有些學生正是在這種不科學的處理數學問題的挫折中,產生了害怕數學的心理,把學習數學當成了沉重的精神和心理負擔。因此,在課堂上要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根據教學內容、課時要求,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設計和安排新穎別致的課題導入方式,激發和喚起學生的求知欲。
二、課堂教學要注重題組教學
所謂題組教學就是在課堂教學中,為了達到某一方面的目的,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合理有效地選用一組數學問題組織教學,并且在這些問題的解決過程中,除了解決單個的數學問題外,通過幾個問題的前后聯系以及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的變化,形成一種更高層次的思維方法。例如在學習有關二次函數、二次方程和二次不等式時,教師可利用這樣的題組。已知二次函數y=2x2+4x-6(1)作出其圖象。(2)求函數圖象的頂點坐標以及對稱軸方程。(3)求出函數圖象與x軸的交點坐標。(4)判斷方程2x2+4x-6=0有無實數根。(5)分解因式:2x2+4x-6。(6)解不等式:2x2+4x-6>0(或<0)。此例從各小題本身來說,可以復習與鞏固二次函數圖象、頂點、對稱軸、與x軸的交點、解一元二次方程、實數范圍內分解因式、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等知識,使學生在二次函數圖象、一元二次方程的實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以及分解因式、圖象與x軸的交點等知識之間形成一張知識網絡,深刻理解各知識的內在聯系,這是各小題本身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三、提高課堂提問效果
目前中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一個普遍問題是對課堂提問重視不夠,表現為提問目的不夠明確,所提方式隨心所欲,提問效果不盡人意。作為課堂教學的基本環節,課堂提問是實現師生相互交流,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步驟,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所做的較高水平的智力動作。隨著微格教學的開展,提問作為一項可操作、可演示、可評價、可把握的課堂教學技能被提了出來,日益收到重視。
1.提問要有序
問題的設計要按照課程的邏輯順序,考慮學生的認識序,循序而問,步步深入。前后顛倒、信口提問,只會擾亂學生的思維順序。
2.提問的內容要有度
淺顯的隨意提問引不起學生興趣,他們隨聲附和的回答并不能反映思維的深度。超前的深奧提問又使學生不知所云,難以形成思維的力度,只有適度的提問、恰當的坡度,才能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
3.提問語言要有啟發性
數學語言的特點是嚴謹、簡潔,形式符號化,教師提問語言既要顧及數學這種特點,又要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用自然語言表達要準確、精煉,若用符號語言提問要輔以適當的解釋。
4.要給學生思考時間
提出問題后適當的停頓便于學生思考,學生答完問題后再稍微停頓數秒鐘,往往可以引出學生更完整確切的補充,幾秒鐘的等待可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可以掉以輕心。
作者單位: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