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厚澤住入醫院時,曾多次和老伴去看望。4月28日,他還同我們一起照相。最后一次是5月6日,醫生會診,即將告別。我緊緊握著他的手大聲說道:我們這些人一生,無愧于人民和國家,也無愧于這個黨,我們都是好樣的。9日早晨,知道去世了。第二天到他家中,送去一首未定稿的懷念絕句,同夫人細談他的病情和后事。11日五點醒來,連忙起床,將那首絕句定稿,用大張宣紙寫好。八點多同老伴到達醫院,向這位老來結交的朋友告別,懷念絕句掛在他的遺像旁邊:
高談改革靠三寬,藏富于民天下安。
生活會時心似火,鐵肩道義更憂先。
告別大廳內外,老中青三代擠得滿滿的(后來知道共去了八百多人),有認識的朋友在擦眼淚。我的懷念絕句引起許多人觀看,還有人拍照。我希望這四句話能立即傳開。
同厚澤相識,是1982年3月,到中央組織部組建青年干部局時,他正在中央黨校青年干部班學習。我的二姐李英華(已去世)當時正在這個班任實際負責的副主任,她特同我談到,朱厚澤是班上最優秀的,排第一位。厚澤是貴州人,抗戰后期,二姐曾在貴州地下黨長期“隱蔽”過,很了解貴州情況。同厚澤有了來往,知道1959年廬山會議后,他也曾長期下放十多年,吃苦不少。但藉此時機,他讀了許多書,尤其自學了自然科學,深深認識到沒有科學知識辦不好事。這個一致觀點,使我們很快成為至交。記得1956年《人民日報》約我寫社論時,寫過一篇《干部一定要學自然科學》,這當然是有感而發的。當時正是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高潮,經濟部門許多工程建設,負責人都是文化低的老干部。1982年下半年,我曾請耀邦同志到這個班講過兩次話,他認識了許多學員,也認識了厚澤。他對厚澤還說過這樣的話:事情都有兩重性,十多年不工作,是荒廢了,但是意志的鍛煉,思想的開放,也是豐收的十多年。
十二大后,厚澤進入了中央委員會,在貴州擔任過二把手和一把手。耀邦到貴州廣泛考察時,大講經濟開放,要藏富于民。于是厚澤在當地報紙上,用整版篇幅,連續宣傳耀邦這一主張。由于曾長期在宣傳部門工作過,我是一直關心宣傳工作的。胡喬木和鄧力群長期掌管意識形態,影響改革開放,很是不安的。于是向耀邦推薦厚澤擔任中宣部部長,耀邦早就看重這個人才。1985年7月,厚澤到中宣部上任。大家知道,他極其慎重地在文化界首先提出“寬松”,隨后提出“三寬”:不僅文化界,包括經濟、政治各系統,小到家庭生活,都要講“寬松”、“寬容”、“寬厚”,這樣才能做到言論自由等憲法規定的四大自由,才能保障民主執政,實施真正的憲政。他的長篇講話先在《文化報》發表,隨后《人民日報》轉載。胡喬木和鄧力群當然容忍不了“三寬”,首先不能“寬松”。他們“反對精神污染”被阻止后,又大大“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而且影響到耀邦主持的“精神文明建設”的定稿和實施。終于出現1987年初的生活會,耀邦被迫辭職,在中宣部只工作一年半的厚澤也隨著下臺。后來我給江澤民寫過一封信,請他重視朱厚澤的才能,繼續任職。
都不在位了,我們的來往、交談就更多了,“關懷莫過朝中事”,尤其關心“何時憲政大開張”。我還記得1997年老中青三代朋友幾十人為我祝八十壽辰時,大家都講話,厚澤講的尤具理論意義,他念的稿子:
(前面幾句沒記清楚)“理論和實際結合,邏輯必然,使言論和行動統一。因而,這不僅是一個偉大的哲學認識論命題,也是崇高的人生道德觀的一個命題;以其鮮明的正確性,同林彪、江青一伙理論和實際相脫離,不說假話就辦不成大事類的極端無恥、極端愚蠢和徹底墮落,形成了認識論和道德觀上的尖銳的雙重對立。從而為新時期的思想建設、道德建設提供了前提、制定了標準。十幾年來的事實證明,一個地區、一個部門,凡是堅持同實踐相結合,言論和行動相統一的,那里的各項改革就比較深入,人們心情比較舒暢,遇到困難也比較易于克服。反之,發展就比較慢,困難就比較多,人與人之間關系就很難融洽、和諧。即使說得天花亂墜,似乎五彩繽紛,但也是茍延言利,轉眼就成為泡影。對個人來說,也是一樣。凡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總是被人理解,被人信賴,受到人們廣泛的尊敬,成為社會凝聚的核心。無論歷史的陰霾多么濃多么洶涌,也遮不住那水晶般純潔透明的靈魂,擋不住那奉獻人民的正大光明之心,人民是始終不忘、永遠銘記在心的。反之,凡是言行相背,表里不一,無論他多么精于表演,巧于打扮,裝腔作勢,能言善辯,人民也不得不以懷疑的目光對照言行,觀察表里,審視前后,還其本來面目。‘救救孩子’,這是我們民族偉大的革命先行者魯迅先生本世紀初發自肺腑的呼聲。為了‘救救孩子’,首先要救救大人。大人們要自我拯救,救救自己的靈魂。在孩子們天真純潔,而受到傷害的心靈面前,怎樣自我選擇呢?首先用崇高的理論自勉,用高尚的道德自律。我不曉得理解錯了沒有?”
我還記得,厚澤講完了這段話后,全場熱烈鼓掌,還有人大聲說:講得好。可見這段反思過去的理論大總結,何等深得人心,厚澤是何等的先天下之憂而憂!看看我們現在社會種種可怕的現象,各處官場的集體腐敗,何時能實施憲政呵!厚澤十三年前講了這段話,他是真正鐵肩擔道義的,他能死得瞑目嗎?
201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