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教學就是要把學科的趣味性和知識性結合起來,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樂于學習、善于學習,讓每個學生都能在愉快的環境中得到全面發展,以取得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當學生以愉快的心情學習時,其效率遠遠超過被動學習。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嘗試“愉快教學”:
一、構建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愉快教學的前提
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首先要擺正自己的位置,讓學生們感到老師不僅是長輩和師長,也是知音和朋友;不僅有師長的尊嚴,也有朋友間的親近。要通過各種方法,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通過一起學習、一起游戲,增進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和相互了解。這樣,學生的內心就會產生一種愉快、積極的情緒,就會以飽滿的熱情、百倍的自信投入到緊張的學習活動中去。其次,教師應樹立起“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讓學生從教師的關心與尊重中,體會到溫暖與期望、激勵與鼓舞,進而感到教師的可親可信,使師生關系變得和諧。在教學中,教師應利用各種學生愿意接受、樂于接受的方式,讓每一個學生,尤其是那些性格內向或學習困難的,或其他原因可能被忽視的學生,都能經常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愛,使他們體會到老師的關心與尊重,從而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最后,教師的心境總是影響著課堂氣氛,所以教師應帶著一個良好的心態走向講臺,上課時精力充沛,講課時熱情洋溢,詼諧幽默,使整堂課都在快樂、輕松、活潑的氣氛中進行。
二、創設輕松活潑的英語環境,運用靈活教法,優化課堂結構
英語教師不但要認真學習教育理論,還要博覽群書,采用有新意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這就要求教師針對教材,靈活運用不同教學方法,如利用實物、圖片和多媒體等教學手段配以生動形象的語言、體態,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同時還應根據教材內容的特點,用學生熟悉的實物、環境積極創設活動情境,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以優化課堂結構,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例如在課堂上筆者常常引導學生開展小組討論和兩兩對話,有時還結合課文內容讓他們表演短劇,復述故事,背格言,說繞口令,做小游戲,猜謎語,唱英文歌等,以充實課堂內容,優化課堂結構。這種寓教于樂的課堂教學方式不僅激發了學生學英語的興趣,而且有利于學生增長知識,開闊視野,開發智力,鍛煉其聽說讀寫能力。
三、多鼓勵、欣賞學生,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俗話說:教子十過,不如獎子一功。教師要經常運用表揚、鼓勵的方法,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充分相信每個學生的內在潛質,給學生自我表現的機會,這種由信任產生的愛,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通過教與學的交融產生良好的學習效應。
要讓所有學生都體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并且有所收獲,教師作為組織者要不斷探索創新,采用學生易于接受的方法進行教學。在課堂教學中,設法創設競爭和取得成功的機會,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果子”,使學生從中體驗到成功的愉悅,感受到自己努力的價值。對于學習困難的學生,教師要給予更多的關懷,耐心啟發,因勢利導,不論是課堂提問,還是單元測試,要多為他們創造成功的機會,只要他們在學習中取得一點成績,就要及時予以肯定和鼓勵。實踐證明,學生成功的機會越多,興趣越濃,動力就越大,成績就越好。在教學中,教師應多為學生創造成功的機遇,使學生把學習英語當成一件樂事,在成功的基礎上爭取更大的成功。
四、多媒體手段的利用是愉快教學的有效手段
隨著現代社會高科技的迅猛發展,多媒體電腦及其網絡技術以其音像功能強、信息量大、趣味性強等優點,已經普遍運用在英語課堂中,它將語音室、錄像、投影以及測試等功能集于一體。由于多媒體的音像功能,教師易于用影片或錄像剪輯再創真實情境,通過國際互聯網還可以同遠在世界各地的人們進行口語交際。每次上多媒體課,教師可以不斷地變換各種方式進行教學,使課堂變得主動、有趣,人物和語言也更加貼近學生,更便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還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從而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作者單位陜西省神木四中)
責任編輯丁洪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