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改革課堂教學實踐中,不少的專家、學者及一線教師,總結出了不少在新課程理念下的新的教學模式、新的教學方法,給教育事業帶來了生機、注入了活力,但也存在不少困惑。本著同伴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一起成長的愿望,本人想從初中數學教學的角度就教育教學方法怎樣巧妙整合、“講”與“不講”如何選擇,談一點個人的意見。
一、“講”與“不講”要從師生實際出發
新課程倡導以人為本,“講”與“不講”要從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學生原有基礎知識、現有思維水平、接受能力來實施,從“講”到“少講”再到“不講”,要循序漸進,先慢后快,逐步改變。在實施過程中,要以教師能夠駕馭、學生能夠接受為原則。洋思中學每節課只講四分鐘,教學效果卻如此驚人,其他學校的教師是很難模仿奏效的。原因很簡單:你的教學能力、教學方法、教學藝術沒有達到洋思中學教師的水平;你的學生的基礎也沒有訓練到洋思中學學生的水平。
二、“講”與“不講”要依據教學內容和教學難度來確定
教學內容太簡單,學生一讀書就明確了,用不著教師再講。教學內容太難,學生自學不懂,相互討論、協作、交流也很難弄懂,應該由教師講解,并且要講深、講透。教學內容難度中等的,優生自學能懂,小組合作交流,優生幫助后進生;能使后進生學懂的,如果時間允許,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教師盡量不講學習內容。但學習方法、知識性和規律性的東西,教師應對學生進行引導,適當點撥。
三、“講”的藝術
“講”是指講授法,即教師直接向學生口頭傳授知識的教學方法,它是課堂教學中常見的交流的教學方法。它的優點是省時高效,教師可以在很短的時間里將學生需要掌握的書本知識、生活經驗、技能技巧、規律法則等集中傳授給學生,大大提高課堂效率;它的缺點是學生被動接受,缺乏獨立思考,抑制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不利于學生思想品質和合作精神的培養以及創造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的形成。長時間的講授顯得單調乏味,容易引起學生聽覺神經的疲勞而影響教學效果。所以,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應做到以下幾點:
1.學生不懂的、自學不會的教學內容,教師一定要講清楚、講到位。例如:公式、法則、定理、定律的來龍去脈,要認真講,才會使學生達到熟練運用,融會貫通。
2.初中數學教材中的重點、難點內容,教師必須講明白、講透徹。在教學過程中,應適當增添一些新穎的例題或練習題,幫助學生理解、鞏固教學的重點、難點內容。
3.初中數學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內容,教師要充分挖掘、延展引申,在點燃學生數學思維火花的同時,要使學生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繼承前人的優秀品質和革命精神。
4.對科學的學習方法、優秀的學習技巧、良好的學習習慣,要經常講,長期練,認真培養,使學生懂得學習的竅門,獲得學習成功的快樂。
5.對數學思維方法、思辨能力要反復講,不斷訓練,逐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能夠根據各種算式
的特點合理選擇最適宜的計算方法,能根據各種數學題目的特點分析顯示出流暢的思路,獲得簡捷的解題方案。
四、“不講”的技巧
“不講”是指要更多地依靠學生自主、合作、探究來學習,它是學生在教師的正確引導、啟發和幫助下,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小組或團隊學習的群體作用,通過自我獨立探究、小組或團隊互相探究,從而在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知識、形成能力的學習方法。它的優點是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有利于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協作、勇于創新的品質,有利于促進學生認知、情感、態度與技能等全面而和諧的發展。它的缺點是合作、探究學習的時間較長,課堂難以調控,效果不一定理想。所以,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
1.“不講”不是教師偷懶,而是教師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在初中數學學習中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
2.“不講”教材內容,是因為教材內容比較簡單,學生自學就能弄明白,老師可以更好地利用節約出來的時間講清教學內容的前后聯系,使學生對所學知識進一步深化,使所學的零散的數學知識更系統化,條理更清楚。
3.“不講”淺顯的教學內容,教師是為了有更多時間講深、講透教材的難點內容,有更多的時間組織、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其他教學內容。
總之,“講”與“不講”沒有確切的界限,要依據學生的基礎而變化,因教師能力不同,“講”與“不講”很難把握,需要教師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提高“講”的質量、“不講”的技藝。教師千萬不能以自己的講授來代替學生的理解,更不能以學生的自學來取消教師的講授。(作者單位陜西省錦界初級中學)責任編輯楊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