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查房時,患者趙老伯問:“張主任,為什么咱院耳鼻喉科醫生的胸卡里都備了個小刀片?有什么特別用處嗎?”這個問題不止一個人問過我,我笑笑回答道:“救人。”趙老伯有些不相信,半開玩笑地說,“這小小的刀片能救人?看著怪嚇人的……”事實確是如此,刀片雖小,關鍵時刻卻能派上大用場。
小刀片救了病人的命
要求科室醫生每人備個小刀片,是我在一次搶救病人時受到的啟發。
那天值班,半夜時來了位20多歲的急診病人,呼吸極度困難,臉憋得青紫,眼看就要窒息,可謂“危在旦夕”。我當機立斷,迅速拿起手術刀切開了他的環甲膜,使他開放了氣道,因而得救。病人患的是急性會厭炎,會厭是喉的軟骨之一,像薄薄的葉片,處在氣管與食管的“分叉路口”,指揮二者各行其道。倘若這個“指揮官”出現意外,如急性炎癥時,會高度水腫,“阻塞交通”,病人呼吸極度困難,甚至可危及生命。事后,我深深感到隨身備個小刀片的必要性,要求全科室醫生人人配置,便于隨時處理意外情況。
前不久,醫院急診科接到120急救指令:一位80多歲的老人被一口飯堵住了喉嚨,呼吸困難!我帶著手術包乘救護車火速來到老人家。還未進門,就聽到全家人撕心裂肺的哭喊聲。我忙上前,看到老人面色蒼白,憋得痛苦難忍。當即切開老人的環甲膜,老人重重地吐出一口氣,臉上逐漸有了血色。
切開環甲膜有效急救
環甲膜位于甲狀軟骨和環狀軟骨之間。低頭,沿喉結最突出處向下輕輕地摸,在約2~3厘米處有一黃豆大小的凹陷,就是環甲膜所處的位置。
環甲膜僅為一層薄膜,前面沒有堅硬組織遮擋,后面通氣管,周圍沒有要害部位,便于切開、穿刺。環甲膜切開、穿刺是對呼吸道梗阻、嚴重呼吸困難病人采用的急救方法之一。它可為氣管切開術贏得時間,同時又具有簡便、快捷、有效的優點。稍微接受過急救教育的人都可以掌握。
老年人、尤其是腦血管患者,咽喉感覺遲鈍,肌肉收縮力減弱,導致老年性咽腔肌肉彈力下降,吃東西時若不注意,容易堵在咽喉部,引起呼吸困難,嚴重時出現窒息死亡。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家人千萬不要手忙腳亂,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醫生接診后可酌情及時施以環甲膜切開術。如果在遠離醫院的地方遇到這類病人,更應及時采取環甲膜切開的方法。“時間就是生命”,早一秒鐘采取急救措施,就有利于挽回患者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