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愛小老師——激發興趣,內化能力
老師是學生最敬仰的對象,生活中孩子極易產生當小老師的欲望。如果家長讓孩子教英語,他們一定興奮無比——這一方式很適合低年級孩子。為了當好小老師,孩子會自覺加強課堂上的學習;為了配合小老師的教學,家長可協助孩子在學過的資料中摘錄單詞制成卡片。正面寫單詞,反面畫圖或注意思,這能在課后鞏固孩子的記憶。這種方式可以為課堂、課后加上“雙保險”,內化孩子的學習能力。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家長要有耐心和恒心,扮好學生角色,做孩子忠實的“粉絲”,孩子若有不會的地方可讓其聽磁帶再學習,并多加鼓勵。
二、超級模仿秀——糾正語音。培養語感
小學生在語音模仿上占有極大的優勢,要想讓孩子說一口純正的英語,平時的語音練習不可忽視。家長可根據孩子的學習情況合理安排語音練習進度,在剛開始時,試著和孩子一起比賽,大聲模仿磁帶里的內容,消除他們開口難的障礙;到了復習鞏固階段,可引導孩子使用錄音機,邊讀邊錄音,再與原聲比對,糾正發音。此外,還可以和孩子一起學唱英語歌,朗誦英文小詩,看趣味英語故事碟,培養孩子的語感,將學習與娛樂有機結合。
三、聽說小能手——聽說結合。提升水平
聽說有機結合是開啟英語學習之門的金鑰匙。在聽力訓練上,家長要注意泛聽與精聽結合。在孩子吃飯、洗臉、漱口的零碎時間,可播放英語磁帶或廣播為孩子“練耳”,即泛聽。在固定的時間段,為孩子準備原聲帶精聽,而家長可根據孩子年級的不同作出不同的要求。低年級剛學英語的孩子,要做到聽一句、說一句,這樣既可以鍛煉孩子的聽力又能訓練口語。三年級以上的孩子可以在此基礎上增加難度,聽完一段話再重復出來。對于學有余力的孩子,還可以鼓勵他們聽一些原聲的英語故事并練習復述。高年級的孩子語言能力進一步增強,在節假日可帶孩子到外國人多的地方走走,鼓勵孩子與他們交流。家長還可以引導孩子在網絡上交外國筆友,多用英語聊天或發送電子郵件,增加語言運用的機會。
四、悅讀小達人——積累詞匯,拓寬知識
快樂閱讀是孩子積累同匯、拓展知識的重要途徑。家長可根據孩子年級和英語水平的不同訂閱一些英語報刊或購買適合孩子閱讀的英語故事及繪本,引導孩子在閱讀過程中將新學或喜歡的語句記錄在“采蜜卡”上,并分門別類放置,以備今后翻閱。在閱讀時鼓勵孩子多張嘴,勤開口,避免“啞巴英語”。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讀“采蜜卡”上收錄的語句,通過“比一比”“記一記”的方式調動他們的閱讀興趣和口語表達欲望,讓孩子在閱讀中收獲快樂。
家長與孩子在英語學習上展開親子互動,對孩子英語水平的提高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但每個孩子和家庭都有各自不同的特點。每位家長的英語水平也有所不同。家長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或創新親子互動方式,找到最適合自己孩子的學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