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英語課程改革充分體現了以學生全面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同時也引發英語教學的一系列變革。本文在深入貫徹新課標基礎上,對新課標下高中英語教學提出了自己的幾點認識和見解。
關鍵詞:新課標 高中英語 教學
新課程要求教會學生學習,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根據新課程理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應發生相應改變,以下是本人的幾點教學建議: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怎樣才能在英語課堂上協調出良好師生關系,調動出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呢?唯一的辦法是摘下學生頭上的“緊箍咒”,還學生一個輕松的英語課堂。英語課堂的寬松,是教師的教學觀念的轉變,是施教者對傳統教學模式的革新。例如,我在一堂課上穿插了一個學生脫離課本分組表演話劇“Necklace”的教學活動,在表演中扮演Mathilde的學生說話吞吞吐吐,當場有不少同學被他的表演逗得忍不住笑了起來。大家私下還以為這位同學說話吞吞吐吐是臺詞不熟和心里緊張的表現。但是表演結束,我在總結幾位同學的表演得失的時候卻出人意料地贊揚那位臺詞吞吞吐吐的學生,說他恰到好處地表現了Mathilde丟失所借項鏈到處都找不到的緊張心理。在同學們恍然大悟并點頭肯定的時候,扮演Mathilde的同學臉上流露出輕松而自豪的微笑。接下來的教學活動氣氛熱烈,這位教師對學生的“尊重”既保護了同學的表演個性,又鼓舞了全班同學參與教學活動的信心。
二、建立合作小組,進行小組合作討論學習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有意識地幫助學生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并具有不斷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的能力。而合作小組可以很好地起到促進學生學習和能力提高的作用。例如,在“Advertisements”教學中,讓學生說出日常生活中印象最深的廣告,同桌討論為什么對這些廣告印象深刻。(設計意圖:通過pair work活動培養學生與人合作、分享觀點和自我表達的能力。初步培養對廣告進行分析判斷的意識,為進一步分析和設計廣告做準備。)這個環節建立在明確分工的基礎上,即把整個班級分成4個大組,每一組討論一個類型的廣告,分別是:中文好廣告、中文差廣告、英文好廣告和英文差廣告。剛開始有點亂,因為有的同學對廣告設計的好與差標準比較模糊,特別是那兩組討論英文廣告的同學,部分同學根本不熟悉國外的廣告,給討論帶來了一定難度。不過,這也正是筆者的教學設計中的“伏筆”。大部分小組的討論非常成功,對身邊所熟悉的廣告作品進行了赤裸裸的“解剖”。通過小組合作、探究活動,培養與他人合作的能力,各個小組討論積極、熱烈。在同學們討論的同時,本人在教室中隨機加入到某一組進行指導和討論,教師的參與更加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牛津高中英語》教材在許多文章中用典型的事例讓學生去感知、領悟和思索如何正確地面對和解決這些問題。例如,在Book1 Unit 2中,課文利用青少年成長中的煩惱,論述了當前不少青年人普遍存在的問題:怎樣去和父母溝通,是采取克制、避讓的態度還是向別人去尋求指點,旨在幫助他們認識到當遇到問題時應與自己的父母進行溝通,從而更好地促進自己的成長。在Book1 Unit 3中,課文用典型的事例論述了一位青年為追求美的體型而導致不良結果的現象,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課文以活生生的事例告誡學生不要以犧牲自己的生命為代價而盲目地追求體形的美;保持健康的唯一途徑是健康的飲食習慣、充足的睡眠和經常的鍛煉,通過該課文的學習使學生明確美的真正內涵等等。教師應該結合課文內容對其加以正確引導,使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對學生心理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疏導,使他們明確是非、辨別真偽,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促進其健康地成長。
四、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手段輔助教學
隨著教育教學手段的不斷更新和發展,老師要掌握好這些先進的教學手段,利用這些教育手段更好地為教學服務。例如,在“Advertisements”教學中,首先利用多媒體投影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學生熟悉的經典廣告圖片或廣告詞,讓學生思考并回答下面的問題:Whatcomes to your mind when you see the pictures or the words?What are they?(設計意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導入,利用學生熟悉的廣告圖片或廣告詞,激發學生對本課題的學習興趣,為進一步深入話題而熱身。)由于學生幾乎天天接觸到大量的各類廣告,此話題立刻激發出他們參與討論的熱情,甚至很多學生能馬上背出那些耳熟能詳的廣告詞來。
總之,在英語課程實施中,幫助學生有效地使用學習策略,不僅有利于把握學習的方向,采用科學的途徑,提高學習效率,而且還有助于他們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保障新標準的實施,推動素質教育與和諧教育的發展,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丁伯榮著.走進新課程[M].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
[3]吳本虎.英語學習策略[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4]吳欣.有效外語教學策略研究及運用[J].課程·教材·教法.2007.1.
[5]束定芳.外語教學改革問題與對策[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王集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