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編寫出適用、實用、夠用,能體現當地經濟發展和地域特色的校本教材,才能提高教學效益,也是推進課改工作向縱深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
關鍵詞:編寫初衷 編寫原則 使用效果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職業教育要增強專業的適用性,開發和編寫體現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方法的具有職業教育特色的課程和教材。”為適應我校教學的需要,我們編寫了校本教材《計算機繪圖》,并在校內試用,反映良好,尤其在校外培訓和競賽輔導中試用,因簡捷明了,教師使用方便,學生易于掌握,而頗受歡迎。
一、《計算機繪圖》校本教材的編寫初衷
1.經濟發展呼喚中等職業學校開設計算機繪圖課程
作為中等職業學校,肩負著為國家建設培養中等專業人才的任務,工科專業學生通過《機械制圖》的學習,掌握了一定的視圖原理和繪圖技能后,有必要掌握計算機繪圖的實用知識,使之成為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有用工具,以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對計算機繪圖和設計技術應用的迫切需求。
2.現行計算機繪圖教材不能適應教學要求
在中等職業學校現行的多種《機械制圖》教材中,僅在最后列出一章介紹計算機繪圖,且部分為選學內容。安排的課時為4~10學時,教學時只能簡單介紹,有的甚至只是教師演示,學生根本無法真正懂得利用計算機繪制出圖樣,“甩圖板工程”更是無從談起。
近幾年來,中等職業學校開了計算機繪圖課程,使用的教材種類繁多,而縱觀高職教材以及社會上各種培訓教材,不少中職教材內容上幾乎是它們的翻版。教材第一章都是講解繪圖軟件的歷史、安裝、系統要求,將軟件的功能一一羅列,教材中那么多生僻的專業術語,連老師也很難清清楚楚地表達,學生更不能明明白白地接受。這些教材過于追求學科知識的系統性,而忽略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很難與中級技能水平的要求相適應。為此,有必要對該教材進行刪繁就簡,結合本地企業需要的相關內容,增加實用性,便于操作,編寫適宜學校教學和企業職工培訓的計算機繪圖校本教材。
二、《計算機繪圖》校本教材的編寫原則
1.作為校本教材的編寫者,我們認為校本教材母本的選擇尤為重要。選擇教材母本,必須以可行性為編寫的基本原則
Auto CAD2004中文版是Auto CAD在中國的本土化版本,不論圖形的生成、編輯、人機對話以及與其他語言的接口方面均有相當完善的功能。具有全面中文界面,易于被英語基礎普遍較差的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接受,易于在中等職業學校推廣。為此,我們以2003年5月推出的Auto CAD2004中文版為編寫母本。
2.編寫校本教材必須遵循實用性的原則
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學習Auto CAD,僅是為了能將其作為一種工具,用于工作實踐,也就是說更多地將成為該軟件的使用者而非系統開發者。因此,我們不必拘泥于理論,完全可以“短平快”,攔腰而上。教材中的理論部分,只求“必須、夠用”,不求面面俱到和完整性,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刪去一部分與教學目標無關的理論知識,避免了大篇幅的理論分析。有的理論知識如軟件安裝、除繪圖外的其他功能、特點、歷史等放到教材最后,作為附加內容,給學有余力和接受能力強的同學參考。
3.校本教材要突出可操作性
中等職業教育直接面向社會、面向市場,這就要求教材必須密切聯系實際,教學重點放在學生的操作技能訓練方面。計算機繪圖教學實踐性強,教材中教學內容就要注重操作性。例如,為使同學們掌握每個命令的作用、使用方法,就得講清講細每個命令的操作步驟,在熟練每一個步驟后,當操作某一步時就要思考到下一步,整個操作才有速度和效率可言。同時,教學內容要體現精講多練,在每一節后,設置幾個精心安排的例題,通過講練結合,使學生既掌握了方法又掌握了過程。
三、《計算機繪圖》校本教材的使用效果
通過在本校多次試用,《計算機繪圖》校本教材效果明顯,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計算機繪圖》校本教材做到了知行統一,有利于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利用計算機繪圖,從根本上講就是會使用繪圖、編輯命令,教材中給出每個命令的具體操作步驟,上機時發現無論基礎的好差,只要按照教材中的步驟操作,都可順利地畫出圖形來,使學生從中產生成就感,能不斷地激發其學習興趣。
2.講授課時縮短
因教材的結構體現出學生的主體認知結構、能力結構和情感結構。對于每個命令,其作用以圖形示例,減少了大量的描述文字,教學時無需過多講解,學生即可對該命令的作用一目了然。從而有利于強化操作技能訓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操作速度和效率。
《計算機繪圖》校本教材的編寫和使用,為中等職業教育工科專業的發展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新技術、新工藝的不斷變化,學生就業競爭的加劇,在進行計算機繪圖教學的實踐中要不斷修改、完善《計算機繪圖》校本教材,真正做到與時俱進,使之具有時代性、實用性,為培養新一代專業人才做貢獻。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第三職業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