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課程是建筑工程類專業的技術基礎課,涉及建筑材料的性質和建筑材料的應用兩方面的內容。學習該課程的目的是為后繼的專業課程提供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識,并為今后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合理選擇和使用建筑材料打下基礎。根據課程自身的性質和特點,在教學時要抓好“講授”這一關鍵環節,提高教學質量?,F在就以下幾方面談談我在《建筑材料》這門課教學時的心得。
一、熟練掌握課程內容和體系,是講好課的基礎
備課時,一定要明確每堂課講授的內容以及要達到的目的。提些什么問題、布置什么作業,如何板書等等,都要事先做到心中有數,這樣上課時,我就能講述熟練,還可以根據情況適當地提問。
二、加強課程內容之間的聯系,使學生融會貫通
上課時,要注意加強課程內容間彼此的聯系,使學生學了此章后,能聯想到彼章的內容;學到后面時,不忘前面的知識。如講緒論這一章時,我就先簡要地介紹一下建材的種類、性質和用途。在講后面的章節時,再把它和前面的分類相聯系,使前后內容彼此呼應,以增強彼此間的聯系。這樣,學生學習前面內容時不感到空泛、抽象;學到后面內容時,又能回憶起前面的知識,并且由于前后內容的彼此結合,增強了學生的理解,也加強了記憶。
三、強調材料某種性質產生的原因,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思維能力
材料有各種性質,有其共性,也有其特性。我講課時特別注意闡述好材料性質產生的原因,力圖使學生順理成章地找出相應的使用場合或產生問題時能獨立地找到解決措施。比如,在講述水泥石的腐蝕時要根據腐蝕的類型和條件,總結腐蝕產生的內外原因,并據此指出防腐蝕的辦法;又比如講解摻混合材的硅酸鹽水泥時,火山灰水泥、礦渣水泥、粉煤灰水泥本身就具有早強低、后強高、耐蝕性好和水化熱小等共性,摻入了活性混合材料后,同時又由于各品種水泥摻的混合材品種不同,數量不同,使彼此間又有了屬于各自的特性。如礦渣水泥的抗凍性差,耐熱性好;粉煤灰水泥抗裂性好,而火山灰水泥抗滲性好等等。這樣,學生的腦子里即可以理出一條主線,既加深了理解,又避免了死記硬背,還可領悟到建材課程的學習技巧。逐步培養起他們綜合分析的能力和今后從事各項工作的基本技能或工作方法。
四、多次重復深化,隨時總結,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我每講授新內容之前,都要先讓學生花幾分鐘時間回顧一下上次所講的內容,然后我再重復或歸納一下上次所講內容的重點和難點,并提出幾個簡單而又必須知道的問題讓學生回答。一來可以復習舊知識,加深對舊知識的理解,以便于新內容的講述,使其新舊之間不至于斷檔,特別對那些課后不復習的同學來說非常有作用;二來可以使學生了解課程重點,使他們在全面理解的基礎上能夠重點復習;三來也可以督促學生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以免提問時瞠目結舌,一無所知。
五、加強課堂討論,啟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課程進行過程中,我會隨時就某一問題用提問的方式展開課堂討論,讓學生們各自分組,最后由各組的組長進行總結,這樣一來,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培養了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大家集思廣益,互相啟發,我本人也從中得到了收益,可謂教學相長。
六、留好課后作業,使學生鞏固并加深、加寬課堂知識
課后作業是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和閱讀,擴大思路,鞏固并豐富已學知識。所以布置作業時,應選具有綜合性和連貫性的習題,使學生必須通過認真的思考和分析才能完成。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廣播電視大學建筑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