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今社會,農村家長的教育條件和觀念仍影響著農村的基礎教育。與家長的溝通與交流仍是農村班主任工作的一個重要部分。了解當地學生家長的現狀,學會與家長溝通、交流的方法,找出應對的策略,才能做到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相結合,才能讓我們的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學生 班主任 家長 溝通
在農村學校當老師,特別是當班主任,與家長的溝通與交流是比較難做的,現就一些經驗和教訓,與大家共同交流。
一、農村家庭教育的現狀分析
一個學生的健康成長,離不開老師與家長的雙向合作。既需要老師在學校的辛勤培育,也需要家長在家督促教育,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成人成才。因為家長看不到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老師也看不到孩子在家里的表現。尤其是農村學生家長思想觀念的差異、客觀條件的制約,造成老師在與家長溝通處理這些問題的時候,家長往往不是對孩子采取不恰當的方法,就是對學校和教師有意見。久而久之,老師在與家長共同處理孩子的事情的時候,家長往往會有過激的言行,或是不恰當地處理方法。這時候作為教師,就要有沉著的心態和正確的方法來應對。總結起來,我的做法大體有以下幾種,與大家一起商榷。
二、應對的方法和策略
1.了解情況
在我們所教育的孩子出現了問題的時候,作為一名農村教師,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能處理的盡量自己處理。其次,需要家長配合的,先要對這個學生的家長進行了解,從多個方面了解這個學生的家長的性格特點,來采取有針對性的交流溝通。
(1)直接向這個孩子詢問其父母在家的各種情況,包括其家庭的經濟條件,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父母親的工作狀況等。
(2)通過其他學生,特別是同村的學生,或者是住所相近的學生,了解其家長與周圍鄰居之間的關系,看一看這個家長是怎樣與別人相處的。農村是比較注重鄰里關系的,如果這個家長與鄰里之間的關系較好,你能夠很輕松地與其交流,如果這位家長與鄰里之間的關系比較糟糕,那你就要好好好考慮一下,與他溝通前先想好怎樣做,怎樣說,特別是不能說的話,千萬不能說,以免鬧得雙方都不愉快。
(3)在農村,有的家長把教師這一職業看得比較重,對于老師的職業道德要求的水平很高,甚至對于教師的言行都有著不符合實際的期望。他們認為教師每做一件事情、每說一句話都應該是恰當的。一旦你的哪句話說錯了,他就會把你看得一文不值,認為你不配給他的孩子做教師。對于這樣的家長,你在交流的時候就要注意了,要用十二分的心思去與他溝通。
(4)農村學校,本地的教師比較多,許多孩子就是這些老教師的親戚或鄰居,這時候你不妨向這些教師去打聽一下,這個孩子及其家長情況,還可以向這個孩子以前的班主任去了解。總之,在與孩子的家長溝通之前,一定要先了解其家長的狀況,否則溝通的效果會大打折扣。
2.重點突出
一個班里有幾十個學生,總會有個別孩子給老師出“難題”,不讓老師省心。他們有的是性格上的缺陷;有的是因為家庭的原因造成的行為怪異;還有的是學習上的困難生。作為教師,尤其是班主任,一定要主動地先去了解這些家長,了解學生的家庭背景,不僅是為日后雙方間的溝通做好鋪墊,也是一種間接了解學生情況的佳徑。有時候,更可以免除教師與學生間的一些不必要的矛盾或者誤會。在我班有一位男生,脾氣怪,沉默寡言。不專心聽講,惹是生非,打架滋事,我對他真的打心底里喜歡不起來,可當讓我了解到他的家庭并不和諧,父母關系并不像表面那么好,為此心情低落,從而影響到了學習和在校的表現。了解之后,我對他之前的一些行為一下子仿佛釋然了。之后,我試著與他的家長進行了聯系,說了他的優缺點,以及今后他的發展,之后又與這個男孩子做了經常性、有重點的談話交流,雖然他的性格特點沒有得到完全的改變,可是與他相近的所有人都看到了他的進步。
3.各個擊破
對于那些學習上較差的學生,我們不能用用一把尺子來衡量學生,挖掘學生的閃光點,要讓家長看到孩子的長處,看到孩子的希望。只要家長對自己的孩子有了信心,他才會主動地與老師交流,配合老師的工作。我班有一個女生叫趙朝陽,家長在我接這個班的時候,就告訴我,孩子的身體從小就不太好,學習上也有些困難。家長對孩子的要求是只要身體好,學習好壞無所謂。剛開始,我就按家長的要求,對孩子的身體方面很關心,生活上也很照顧,但是孩子在語文課上聽講認真,作業也能按時完成,各方面表現較好,就是數學方面,反應有點慢,這時,我及時和家長聯系,進行促膝交談,使家長對孩子充滿信心,在家長的配合下,學生的數學進步較快,每次檢測語數成績都優秀,家長非常高興,也非常感激。對于放任不管的家長,盡量多報喜,少報憂,使家長意識到孩子的發展前途,激發家長對孩子的愛心和期望心理,改變放任不管的態度。
與家長溝通是雙向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總之,借用中國聯通的廣告語就是“溝通無限”。只要教師出于真誠,不論采取何種方法、技巧和家長交流溝通,都將有利于學生的成長與發展。
作者單位:山東淄博市臨淄區邊河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