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1世紀的今天,科技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具有良好整體素質的跨世紀人才,許多中專學校把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的教育作為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所謂素質不僅包括為適應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經濟競爭的日趨激烈的業務素質,還應包括文化素質、思想道德素質和身心素質,本篇主要探討一下如何增強中專生思想道德素質。
關鍵詞:思想道德 網絡 社會實踐 身心素質
隨著全國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會議的召開,有關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問題,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國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工作亟待加強。面對當前的現狀,中專學校作為未成年人教育環節的一部分,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一、現階段中專生思想道德素質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我國正處于科技的高速發展期和經濟的轉型期,這對中專學校的德育工作提出新的嚴峻挑戰。主要表現在:
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僅給學生提供了廣闊開放的市場而且充分擴展了學生的視野,但是,這又同時給學生帶來了負面的影響。有些同學對當今社會市場經濟認識不夠全面,不能正確地理解市場經濟的共性、特性,因此發生價值觀念上的扭曲,無私奉獻、助人為樂已不在成為人的價值范疇,造成學生理想境界的空虛、白話。還有一部分學生對社會的適應能力比較強,社會經驗與社會關系要比學校內的教師還要多,這些學生身上就會反映出一些思想問題,學校對學生實施的被動教育,讓學生來轉變觀念,這就給學校的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2.網絡的大范圍普及,也給中專德育教育帶來了很大挑戰。首先,網絡一個很明顯的特點就是信息的公開性和廣泛性。網絡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告別了傳統的依靠一本書、一張嘴、一個黑板的教育模式;網絡的另外一個特點就是他的虛擬性,這是一把雙刃劍,可以使一些學生從相對狹窄的現實空間進入網絡的虛擬空間,也可以使一些學生徹底迷戀網絡這個虛擬的空間,所以這就給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增加了很大的難度?,F在的社會是一個開放的、賦予學生充分自由空間的社會,中專生對上網行為有著自主性和隱蔽性,這就更為學校的德育工作造成了困擾。
3.在我國教育體制下大部分學校采用的還是應試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不被學校和家長重視,多是流于形式,正如人們所見,在小學到中學,學生所受的全部教育都是為了考上大學這么一個目的,思想政治素質教育的軟弱化,只能培養出技術性人才,卻不能培養出技術與素質兼備的合格人才。
二、尋找加強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的新出路
一個人的綜合素質中,思想道德素質處于首要位置,并且他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與知識素質、心理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共同構成了思想道德素質的有機整體。面對當今德育工作的現狀和問題,傳統的方法已經“力不從心”了,必須尋找新的出路,筆者認為可以適當采用以下方法:
1.加強學生的心理素質,提高社會適應能力。社會主義市場體制下,經濟快速發展,人才競爭激烈,中專畢業生面臨著嚴重的就業問題,德育工作的重點就是要使學生有一個健康的心理素質,面對競爭壓力不會迷失方向。校內教育可以多增加一點競爭項目,讓學生面對挫折的時候懂得如果去解決,訓練學生對競爭的適應力。
2.加大信息反饋和教師的理論培訓的力度。德育想要更好地開展有針對性的工作,加強對社會信息的反饋,應該了解社會思想動態,把握哪些社會事務可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引導教育走在學生思想意識形成的前列;了解單位對人才的需求和要求,擴展學生的學習應變能力;進行教師的素質培訓,使教師具有指導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術,更新觀念,使教育的主動權緊握在手,使教育具有超前性。
3.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由學校教育走向社會活動實踐。中專學院應多開設一些社會實踐課程和開展校外活動。
4.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可以借助網絡渠道。建立德育網站,建立班級網頁,開發學校的BBS功能,讓學生利用E-mail與老師進行心理與知識上的溝通交流。
中專生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工作是一項長期復雜的工作,身為一名德育教師,我們肩負著為祖國培養高素質、高品德、高文化的新型人才,我們要積極總結工作,交流經驗,解決思想道德素質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為中專德育教學做出新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陸如茵.《針對中專生心理特點提高政治課教學效果》.素質教育大參考.2002.5.
[2]龍壽成,何興蘭.《目前中專學校思想品德教育的現狀及對策》.衛生職業教育.2005.23.
[3]宋大衛.《中等職業教育素質本位論》.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2.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工會干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