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育是藝術教育的重要門類,在促進人的發展和社會進步中體現出獨特的價值和魅力。美育被列入教育方針以后,美術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視,為美術教育的發展創造了新的機遇。然而,美術教育如何順應時代要求,為培育新時代的人才作出自己的貢獻,這是廣大美術教師面臨的嚴肅課題。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呢?這就要求教師轉變傳統的教育思想,將教師的“講堂”變成學生的“學堂”,在課堂上多給學生學習和思考的時間,讓學生成為時間的主人。教師把主要精力和時間放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上,使學生始終處于自覺、積極的心態之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上。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充分參與學習過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為充分發揮美術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提高全體學生的藝術修養、審美能力、審美意識,提升課堂教育質量,筆者進行了嘗試教學法的實踐運用。嘗試教學理論,強調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自由探究,主張先試后導、先練后講、先學后教,筆者認為美術課的學科特點非常適合運用“嘗試教學法”,而且有必要運用嘗試教學理論。“嘗試教學法”在中學美術教學中有利于推動美術教學改革,充分發揮美術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功能,促進全體學生在素質教育中得到同步發展和提高。
具體操作方法是“從嘗試入手,從練習開始”,采用靈活多樣的嘗試策略。心理學研究表明,自由能使人的潛能得到最大的發揮。課堂環境愈寬松,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就愈充分。因此,營造一個寬松、和諧、民主、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非常重要。當師生間建立起一種平等、民主、和諧的關系,就會促使學生智力和非智力的創造因子都處于最活躍的狀態,這樣就可以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
一、“先試后導”,轉變師生角色
“先試后導”是指讓學生根據教學目的先進行嘗試練習。教師根據學生的嘗試情況再進行指導,以練習為主的美術課正適合充分運用嘗試教學法,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先不講繪畫技法或制作方法,而是讓學生自行觀察范作先試著畫或試著做,這樣一開始就把學生推到了主體地位,而教師則對課堂實行監控,及時引導、點撥,發揮主導作用?!跋葘W后教,以學為主”,充分體現把課堂交給學生,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改變教師主宰課堂的現狀,實現師生角色的轉變。
二、“先練后講”,培養學生的美術自學能力
“先練后講”是指讓學生根據自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先練習,教師在學生練習的基礎上再進行講解。當前,許多學生在美術課上習慣于聽教師講解示范后再進行練習,根本談不上動腦筋自學。而嘗試教學法可以從一定程度上改變這種現象。從問題開始,經自學自我解決問題,再經小組同學討論才去聽教師講解,是有主體意識的學習。“先練后講”的教學模式符合學生認識事物的一般規律,在其過程中所積累的經驗特別具有深刻性,它不僅使學生學會一些繪畫技巧,更重要的是在學會繪畫技巧的過程中培養自學能力,掌握思考方法,發展智力,具有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作用,達到葉圣陶所說的“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如筆者在《線造型——身邊的物品》的教學中,就是鼓勵學生一邊看范圖,一邊進行練習,給予盡可能大的空間發展其自學能力。當學生碰到不解的難點時,教師再及時給予講解,這樣就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三、“先學后教”,促進學生美術創新能力的培養
“先學后教”是指讓學生先自學,教師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再進行全面系統的教授。嘗試教學法沖破了“注入式”的傳統教學方法的束縛,先讓學生大膽去嘗試進行繪畫或進行手工制作。在《又畫又做又印》這一課中,筆者就先讓小組同學參考范畫具體的做法進行討論,學生能夠憑借已有舊知識大膽地嘗試,通過自學相互討論,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嘗試解決問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讓學生在嘗試中獲得新知和能力,注重培養他們試一試的精神,長此以往,便逐步形成了創新精神和能力,不斷提高創造美的能力,以達到美育的目的。
在美術課堂中運用嘗試教學法,為學生創造一個空間,創設一個情境,讓學生勇于嘗試,使學生始終處于自覺、積極的心態之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上。有利于學生主體作用發揮,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分析問題能力,點燃學生求知欲望,實現學生主體作用。強調學生的參與性、自主性,全面提高學生的藝術素質。嘗試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的教學模式,只要我們美術教育工作者不斷摸索與實踐,定能充分發揮美育的作用,為培育現代化的健康、完善的高素質人才作出應有的貢獻!
作者單位:江蘇贛榆縣羅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