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多媒體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發揮其主觀能動性,結合職高《數學》這門基礎課的特點,優化數學教學方法,有效應用多媒體將傳授數學知識與提高思維能力和應用能力結合起來,借助多媒體技術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和實效性。
關鍵詞:多媒體 適時 適度 趣味性 實效性
隨著教改的深入和在數學教學的多年嘗試,我體會到:要使現代化教學手段在數學教學中運用得恰到好處,從認知規律出發,必須堅持“適時、適度、趣味性和實效性”的原則。
一、啟發式教學結合多媒體應用的頻率
面對職高生的認知水平和數學基礎,數學教師在數學教育活動中,要創造條件啟迪激發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使學生能自覺地完成學習任務。大教育學家孔夫子在兩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啟發式教學,認為“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教師遵循適時的、側重啟發的教學原則,通過各種教學方式和手段使學生具有明確和急切的學習欲望,積極投入到學習研究活動中,積極思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逐步解決問題。
例1.在講解直線和平面關系時,可以讓學生自己思考并畫出來,兩個學生上來畫,其余在下面畫;再給出實物如幾何模型或用一支筆和一張紙演示,再給出動畫畫直線與平面的關系圖例,在結合模型和動畫課件,講解線面的關系及畫法之后,可引導學生獨立演示相交,平行和在平面內,并用字母及符號表達它們。再在課件中展示不同的線面關系實物圖案,可適當多給出一些。在此基礎上啟發他們自己分析和歸納出直線與平面的所有位置關系。要特別指出線面斜交和垂直都是線面相交,是線面相交的兩種情形。最后再用課件演示一條動直線與一個定平面動態的位置關系變換,這樣使學生對線面關系知識就會有較深的理解,而且鍛煉了學生的思考能力,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關鍵是課件使用頻率要控制,教學過程中不要過度依賴多媒體。
二、探究式教學聯系多媒體課件的適時應用
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基本上是一言堂的滿堂灌,是典型的填鴨式教學,這樣不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而適度的探究式教學和學習,要求學生對所學的知識,不是簡單地從老師和書本那里現成接受,而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在學生原有知識水平的基礎上進行自主探究,從而獲得知識和能力,實現由填鴨式到引導探究的轉變。那么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呢?
例2.老師提出“關于橢圓,你想了解什么?學過橢圓后能把它應用在哪里?”學生通過思考,由學生根據既定的目標去探索和學習。結果是否達到要求,首先由合作伙伴相互檢查,然后以練習、集體討論等方式激發思維,加深理解。或者直接讓學生畫標準的橢圓和快速畫橢圓草圖。對機械專業的學生模擬橢圓的實際應用原理,重點在方程和切線;對電子專業的學生則把重點放在方程和橢圓特性方面,這正契合了建構實用主義的動機理論,即通過模擬情境促使學生在實踐中產生學習相關知識的動機,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從而使學習更加有效。這樣可以加深橢圓知識的理解和消化。在整個橢圓教學中要以繪制草圖等實踐為核心展開教學,課件只是在必要時(我選擇在學生畫標準的橢圓遇到問題時等關鍵的時候)適時展示橢圓的動態成形等,結合橢圓定義講解,實驗及小結和注意點歸納,只在恰當時機應用多媒體,通過引導學生學習研究來掌握科學方法。
三、實踐教學結合多媒體演示
注重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有些實驗可用多媒體演示,有的內容必須要實驗或實踐,而不能只用多媒體課件來代替,否則容易因缺乏實際感官刺激和實際效果而使教學變成“放電影”。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實踐教學,創設問題情景,讓學生積極參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創造性的發現、解決問題。
例3.在教線面垂直時要聯系到鉗工實習中要應用到數學知識中的線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質。首先,數學教師和學生都要做好準備。如準備好工具、分好小組。讓學生先做嘗試,再讓學生看實驗演示。組織各小組學生自主實踐。歸納解決問題的方案。教師將各小組成果匯集成最終的實踐成果。然后可以播放不超過兩分鐘相關內容的短片,來強化印象加深理解。通過實踐教學,學生運用以前學過的各類知識進行知識重新建構,過程中的媒體演示可節省時間。
四、多媒體課件制作要注重觀賞性和趣味性
增強數學課的趣味性而不僅僅只依賴多媒體,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以提高教學效率,《論語》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給我們早就指明了學習過程中對求學論道要有濃厚的興趣,才是學習得道的最高境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的具體做法是:(1)整合好數學教學的課程資源,甚至包括相關內容的趣事等做好收集利用;(2)多媒體包括計算機輔助教學的設計要做到簡單、好看;(3)學生問得好或回答得好多要及時給予表揚或計分獎勵;(4)上課要做到既通俗易懂又有豐富的變化;(5)要盡可能地調動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學習討論和實踐中來。
充分發揮多媒體在數學課的教學活動中作用,要在適時、適度應用多媒體課件的同時增強其趣味性,注意教學方式方法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參考文獻:
朱成杰著.《數學思想方法教學研究導論》.2001.4.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熟職業教育中心校(機電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