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樂是一種聽覺藝術,它具有很強的彌漫性,在聲樂教學中,通過讓學生反復地聽賞歌曲,可以增強學生對歌曲旋律的感知、記憶,近而會唱。在聽賞歌曲的過程中,還能夠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思維特點,來表述自己對歌曲的理解和認識,為學生更好地學習聲樂打下了基礎。
關鍵詞:聲樂教學 教學模式 聽賞 聲樂技巧 音樂想象力
在傳統的聲樂教學中,學生學習聲樂的途徑完全是建立在“一唱一評,一評一唱”的示范模式上,這種教學模式只注重了歌唱技能、技巧的訓練,而忽視了聲樂歌曲藝術形象的趣味性和完整性,結果老師教得枯燥,學生學得無味,逐漸使學生失去了學習聲樂的興趣。在這種模式下,即便學生會唱一首歌曲,因為不理解歌曲所表現的意境和內涵,唱起來也是干干巴巴,毫無情感可言。針對這種局面,我認為,在聲樂教學中應注重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強調聲樂歌曲教學中的聽賞作用,在反復聽賞的過程中,讓學生感悟歌曲,表現歌曲,創造性地演唱歌曲。因為聲樂是用聲音作為表現手段的藝術,要學好聲樂,就要仔細傾聽,感知音樂。
一、通過聽賞,激發學生的歌唱情趣
不同歌曲的節奏、旋律、力度、速度變化等,都能夠給人帶來一種不同的感受。在聲樂教學中,通過讓學生完整地聽賞歌曲,不僅可以消除學生因為純粹學唱歌曲而產生的厭倦心理,而且還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唱欲望,使學生能夠主動、持久地投入到音樂學習中去。
如:《你是這樣的人》這首歌曲,是為紀念周總理誕辰一百周年而創作的。這是一首對偉人的頌歌,歌曲情感含蓄、深沉,令人蕩氣回腸。在教學時,我并沒有提前向學生過多地介紹歌曲的背景和特點,而是直接讓學生聽賞,意圖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體會歌曲所表現出來的情感。結果,學生被歌曲中對總理的思念之情深深地打動了,禁不住隨著音樂輕聲哼唱起來。這樣,學生學習聲樂的興趣提高了,參與音樂活動的積極性也增強了,學習效果明顯有了提高。
所以說,興趣是能力的幼芽,只有在聽賞歌曲的過程中,才能給學生一個完整的音樂藝術形象,激發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使枯燥的學習過程變得生動、活潑,富有情趣。
二、通過聽賞,激勵學生學習歌曲
音樂是一種聽覺藝術,它具有很強的彌漫性,在聲樂教學中,通過讓學生反復聽賞歌曲,可以增強學生對歌曲旋律的感知、記憶。有的歌曲節奏復雜,音程跳度大,學生很難通過自己的學習來演唱歌曲,讓學生聽賞歌曲可以幫助學生學習歌曲,避免學生學習歌曲時產生畏難情緒。
例如,《帕米爾,我的家鄉多么美》這首聲樂曲,這首歌曲的節奏是難點,7/8的節奏學生很難掌握,很容易唱成6/8拍的節奏,并且曲子里出現了很多的半音音階,學生在音準上把握也很難。我讓學生在聽賞的過程中,體會歌曲的情緒,尋找典型的節奏,理解歌曲的思想內涵,并啟發學生用動作或者神態表現出自己對歌曲的感受。經過反復聽賞,學生被歌曲中那典型的新疆手鼓的節奏所吸引,邊模仿邊學習,不但輕輕松松地掌握了本課的重點、難點問題,又充分地理解了歌曲,近乎完美地表現了歌曲。
三、通過聽賞,提高學生學習聲樂技巧的能力
聽賞聲樂作品,除了要實現情感體驗和聯想想象等心理活動外,還應當參與理性的認識活動。參與聽賞聲樂歌曲的初級階段,學生只能對作品感悟到高興、歡快、優美、憂傷等情緒,隨著參與聽賞的深入,教師要引導學生從感官的欣賞上升到理性的分析。聽賞歌唱家的聲樂歌曲演唱時,要分析歌曲演唱的呼吸,歌曲演唱時聲音的位置,以及歌唱時歌曲情感的處理。
如學生在演唱歌曲《沁園春·雪》這首歌曲時,經常出現氣息不平穩、高音站不住的問題,為了幫助學生能改掉歌唱時的缺點,我讓學生聽賞歌唱家殷秀梅的演唱。讓學生在聽賞時聽出歌唱家演唱時的換氣,對比自己的換氣找出不同,從而掌握正確的換氣,解決氣息不穩的毛病。并且在聽賞中找到歌唱家演唱高音的頭腔位置,讓學生學習,從而較完整地演唱歌曲。
四、通過聽賞,培養學生的音樂想象能力
音樂形象最具有不確定性,解釋的自由度也是最大的。所以,音樂可以讓每個學生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去想象和理解,來宣泄自己的情感,它最能體現人的個性。在教學過程中,我經常讓學生聽賞歌曲的伴奏音樂。這樣,學生在一個自由的空間里去想象、去發揮,他們可以根據音樂中力度的強弱、速度的快慢、節拍的變換、旋律的起伏等,來描繪自己對音樂的感受,效果十分明顯。
例如,我在《清粼粼的水來藍瑩瑩的天》這首歌曲的教學中,首先讓學生聽賞歌曲的伴奏音樂,讓學生根據歌詞充分發揮自己的音樂想象能力,讓學生根據音樂的節奏來體會音樂的形象,并且讓學生試述主人公的形象。學生把主人公小芹的純樸可愛、委婉含蓄、羞澀含情的特點都分析得很清晰,說明學生已經開始感受音樂了,并與音樂產生強烈的共鳴。所以,我認為學生的這種想象是發自內心的,是真摯的,是心靈與音樂的碰撞迸發出的火花。
當然,為學生創造自由的想象空間,并不是讓學生漫無目的地去想象,而是要建立在音樂要素的基礎上。音樂可以給人帶來豐富的想象,但并不等于所有的音樂都必須描述一個場面或者表現一個場景。所以,在聲樂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實際情況,根據音樂中的各種要素進行全面的分析、研究,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去想象。
“聽”是進入學習聲樂的基礎。聲樂教學中的任何活動都要在“聽”的基礎上進行。如何聽賞音樂有個方法問題,教師只有培養學生養成認真聽賞音樂的習慣和科學的聽賞音樂的方法,才能形成欣賞音樂的能力,從而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
作者單位:張家港藝術職業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