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兩千多年前,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就曾教育他的兒子說:“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古典詩詞,是中華民族語言大家庭中的瑰寶。但是近年來,由于商業文化、速食文化的泛濫,網絡、電視充斥著我們的生活空間,拜金、浮躁的社會心理嚴重扭曲了人們的價值判斷。有人認為在學業負擔繁重的中小學,古典詩詞的背寫擠占了孩子們較多時間,大可不必再學,不如把時間節省下來背英語,將來還能出國。確實,我們現在大多數中小學生不理解古典詩詞的巨大價值,平時學習僅是為了應付考試。因此,必須扭轉這種鼠目寸光的短見,重新認識古典詩詞的教學價值。
一、文化價值
中華民族是詩的國度,中華詩歌博大精深,是漢語言中的精華。在中小學教學古典詩詞,就好像在孩子們面前打開了一扇窗戶,鋪上了一條通道,讓他們穿越時空,走進歷史,了解并深刻認識我們民族的悠久文化。有人認為歷史離我們太遠,古典詩詞已遠離我們現代的語言形式。殊不知,只有認識了昨天,才能真正懂得今天、開創明天。古典詩詞的學習,是許多中小學生接觸傳統文化的起點,這將為他們以后進一步了解并熱愛祖國文化打下良好的基礎,并對其一生的文化素養的形成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回溯過往,多少英雄豪杰、治世良策被歷史的塵沙湮沒,但是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李清照這些名字卻熠熠生輝,“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三歲小兒亦朗朗而誦。為什么會出現如此大的反差呢?從“詩經”到“唐詩宋詞”,從上古時代到明清至今,無數文人墨客用詩詞來抒發內心的感觸。可以說,古典詩詞是中華民族最引以為豪的文化遺產,也是每個炎黃子孫最為耳熟能詳的話語。古典詩歌“充滿洋溢著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美好的精神,一種品格,一種操守和修養。”
二、教育價值
江澤民同志說過:“中國的古典詩詞博大精深,有許多傳世佳作,它們的內涵深刻,意存高遠,也包含很多哲理,學一點古典詩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強修養,豐富思想。”教育的核心價值在于育人,即鑄造人的靈魂。學習古詩文可以讓孩子們感受先賢的智慧和情懷,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園。古典詩詞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傳承文化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功能。古典詩詞的題材涉及社會人生的方方面面,相思離愁、愛情友情、山水田園、愛國憂民、自然風物無一不入詩。因此,從古典詩詞里學生可以受到多方面的教育:誦讀“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可以養成豪邁開闊的胸襟;誦讀“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可以學會珍惜友情親情;誦讀“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可以激發濃郁的愛國熱情。欣賞一首詩的過程,便是再造一首詩的過程,日積月累,不僅令學生的大腦汲取不同的知識、思想,還讓他們從小根植于中華文化的沃土中,接受傳統文化精華的滋養,情感不斷豐富,情操不斷得到升華,從而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良好的個性,促進健全人格的養成。因此,《語文課程標準》不僅明確規定了義務教育每學段要背誦的古詩文篇目,還規定了閱讀要求:第四學段,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力求通過古詩文的熏陶為學生的人生涂上最佳的底色。
三、審美價值
對美的追尋一直是全人類孜孜以求的目標。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特殊的文化心態、審美趣味。經過歲月淘洗流傳下來的優秀古詩詞就是美的積淀,歷經千年而魅力不減。首先古典詩詞的魅力體現在它的辭藻美。詩歌是語言的藝術,語言辭藻美是詩歌審美特征的一個重要方面。孔子云:“言之無文,行而不遠”。詩人們為選詞煉句而苦苦求索的例子,可以說是不勝枚舉。詩圣杜甫曾云:“為人性僻眈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他自己的創作就是明證:“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短短十字卻刻畫出了洞庭湖的浩渺博大。古典詩詞的魅力還體現在它的含蓄美。從欣賞的角度看,詩歌具有言簡意豐、言近旨遠的特征,能使讀者展開積極的想象和聯想,激起讀者的欣賞情趣。如“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正所謂“言有盡而意無窮”,“使玩之者無窮,味之者不厭”。這是因為,古代詩歌的體制一般比較短小,一首詩詞的字數句數都是固定的,所以詩人在創作時必須以小見大,以少見多,短中見長,淺中含深,以最少的語言表現豐富的思想感情。再次,古典詩詞的魅力還體現在它的意境美。古人寫詩講究情高韻遠、動態傳神,一首首詩就是一幅幅山水畫,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和畫往往融為一體。古典詩詞的優美意境,就像一幅幅淡雅的水墨畫,立體地展現在讀者眼前。“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通過繪景營造出閑適、優雅的意境。縱觀浩瀚的詩詞海洋,從《關雎》《蒹葭》到《無題》《清明》,無一不是情、景、意三者的完美結合。
四、藝術價值
在古代,詩歌往往是用來吟誦的,詞則是用來歌唱的。古體詩詞嚴遵格律,對體制、聲韻都有極其嚴格的規定。歌行體、律詩、絕句以及各種詞體,無不朗朗上口,和諧美妙,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對后世新詩創作和現代流行歌曲都有著廣泛的影響。一些現代歌曲就直接取材于古典詩詞,如《在水一方》《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等。
綜上所述,古典詩詞的教學讓學生在清詞雅韻的玩味中不知不覺地陶冶了性情,加強了人格修養,認識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美妙,從而更加熱愛我們民族的語言。所以,在詩詞學習日漸式微的今天我們不但不應該放棄古典詩詞的教學,而且應該切實加強,使得我們的民族文化發揚光大。
作者單位:淮安市城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