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米比賽一般包括起跑、途中跑、沖刺、撞線四個部分,起跑和撞線兩部分影響成績效果所占比例較小,主要因素在途中跑及沖刺階段。因此從比賽的角度觀察,800米訓練應該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合理的途中跑技術
800米的途中跑技術應該具有經濟性、實效性。具體做到:頭正,拔頸,上體正直微前傾,兩臂自然前后擺動,擺幅較大,向后擺動有力,能與兩腿有節奏地協調配合。重心較高,兩腿能夠隨比賽的需要隨時加大步幅或加快步頻,大腿前擺較高,大小腿一般折疊較緊,大多用前腳掌著地,落點距離重心投影點較近,踝關節富有彈性,呼吸節奏短促有利,重呼輕吸。最直觀的一點就是在疲勞時,動作不易變型,這需要在平時有針對性地訓練。
二、持續高速的奔跑能力
持續高速的奔跑能力也就是速度耐力,速度耐力是800米比賽所需要的訓練重點,而影響800米速度耐力的因素有哪些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1.高質量的有氧耐力訓練,一般持續30分鐘以上的越野跑或往返跑坡練習等,為800米的速度耐力訓練打下基礎。
2.800米的速度耐力練習方法。首先制訂訓練目標,再用目標成績除以8,計算出每100米的平均成績,再逐一段落進行練習,達到目標后再進行下一段落練習。例如:800米目標成績是2分鐘的話,100米的平均速度是15秒,那么讓運動員用15秒的速度跑100米是比較容易達到的,再用30秒的速度跑200米,用45秒的速度跑300米,用1分的速度跑400米依此類推,如果用2分的速度能夠跑完800米,就再制訂新的目標進行訓練。
3.提高100米的絕對速度,為起跑后的加速跑和最后沖刺打下基礎。
4.進行力量耐力練習,練習方法由快速多次的小力量練習組成,進行身體各部分訓練,或跑坡練習等。
三、絕對速度的儲備能力
大家知道,800米最難跑的距離在600米以后,由于身體疲勞,乳酸大量堆積,動作容易變形,速度容易下降,沖刺時跑不起來。因此我們應該在身體有乳酸大量堆積的情況下,進行提高絕對速度能力的針對性訓練。如600米間歇訓練,在跑完600米后,間歇30秒或1分鐘后,進行力量訓練,或步頻訓練,或100米、200米的沖刺跑等,來提高我們的沖刺能力。
四、合理的戰術安排
戰術安排一般有兩種,一是領跑,二是跟隨跑,主要是根據運動員的自身特點,或比賽的需要具體安排,來實現我們的最終目的。
作者單位:河北遷安市建昌營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