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有效教學,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下愉快地學習,從而獲得具體的進步或發展,這也是新課程改革的出發點和歸宿。有效的課堂教學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認知需求,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發展。
一、什么是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有效教學是以學生為本的教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在明確的課堂教學目標下,提高單位時間的學習質量,使學生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方式發生質的變化,學習過程自然成為學生的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有效教學應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促進學生的進步和發展是有效教學的核心
學生學習興趣、個性特長、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學習方法、思想素質的培養是新課程對學校教育的基本要求,因此,樹立正確的學生觀,促進學生的進步和發展理應成為有效教學的核心,也順應了新課程的“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理念。
2.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是有效教學的目標
實施有效教學就是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不能簡單地將有效教學理解為“花最少的時間教最多的內容”,而是要提高單位時間的教學效益,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的學習效果最佳,學習方式得到優化。
3.課堂教學質量的可測性是有效教學的評價手段
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度是衡量課堂教學是否有效的最基本方法。要變革傳統的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方式,要以學生的發展為基點,在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心理健康發展、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方式優化等方面科學地定量與定性,全面地反映學生的學業成就與教師的工作表現。
4.教師自身觀念的改變是有效教學的要求
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教師觀是新課程對每位教師的要求,同樣是有效教學對教師的要求,有效教學要求每一個教師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為,自問“什么樣的教學才是有效的?”真正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
二、影響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因素
1.學生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品質、學習能力是課堂教學目標設計的依據,是課堂教學的目的,是教師的服務對象,也是教學的根本。只有通過學生的學習效果,才能體現課堂教學的效益。
2.教師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促進者。教師的學生觀、職業道德、對課程的理解、對教材的解讀、對教學的態度、自身的知識儲備和業務素質都將直接影響到教學的有效性。
3.師生關系
課堂中新型師生關系的構建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平等的師生關系,寬松的學習環境,使學生敢于發言,勇于獨見。教師要在師生互動中當好配角,抓住有利時機因勢利導。課堂要盡可能地照顧到每一位學生,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增強自我意識。
4.教學手段
課堂教學手段是教學活動的重要因素,根據具體的教學任務、學科教學特點等方面來選擇和運用不同的教學手段,使感性學習、理性思考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科味道更濃,學科特有的價值被充分地挖掘出來。
5.教學層級
教學層級的高低決定學生發展的快慢,教學層級應適合學生的發展水平和學
習能力。因材施教是置教學層級的動態的、變化的觀點,是有效教學在每個學生個體層面的體現。
三、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有效教學的核心問題就是教學的效益,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既體現“教”的有效性,更體現“學”的有效性,而學生的課堂活動對課堂的有效性往往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決定教學質量的關鍵。
1.情境創設的有效性
情境的創設要緊扣學生的生活實踐,要善于把教材內容與生活情境有機結合起來,使所學知識看得見,摸得著。要將教師、學生都置于情境中,老師要成為引導學生學會尋求知識、吸收知識、運用知識的“向導”和“組織者”。
2.問題設計的有效性
問題的設計,既要針對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又要圍繞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問題應該能激發學生思考,促進學生思維發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3.合作探究的有效性
要充分利用小組進行合作探究學習,為學生創設思考的空間和時間,要在個人操作無法完成時進行合作,在學生個人探索有困難時進行合作,在學生意見不統一時進行合作,在解答開放性問題時進行合作,在學習內容的重點、難點時進行合作。
4.課堂評價的有效性
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學習過程、學習效果進行評價。對學生課堂學習的評價要準確簡潔,具體豐富,要盡可能的機智幽默、包含激勵,以期強化知識的落實、提升學習的能力、創設教學的氛圍、激發學習的熱情。
有效的課堂教學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認知需求,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師要提高課堂活動的有效性,這樣教學才能有序、高效地進行,才能達到知識與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和諧統一。
四、有效教學的現實意義
1.有效教學有利于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能力
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能力能夠在有效教學中得到迅速的提高。使學生從死記硬背、枯燥乏味的課堂中解脫出來。
2.有效教學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業務技能和專業化水平
實施課堂有效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教師要適應新的形勢,要不斷加強文化修養,提高業務能力和專業水平,在課堂教學中與學生互動,教學相長。
3.有效教學有利于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
有效教學大力倡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對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的提高起到了強力推動作用。學生在有效學習中,思維方式得到優化,個性得到張揚,主體地位得到體現,合作精神得到培養,有利于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
有效教學是“以學生為本”教育思想的體現,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是素質教育的要求。有效教學有利于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望,激發學生的認知需求,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發展。實施有效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是每位教師的責任,是教學在有序、高效中進行的保證。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市第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