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圖像能形象地表達物理規律、直觀地描述物理過程、清晰地反映物理量間的函數關系。用圖像法解題不但快速、準確,而且可以避免繁雜的中間運算過程,甚至還可以解決用解析法無法解決的問題。
一、運用題目給定的圖像解答物理問題
在運用題目給定的圖像解答物理問題時,首先要做到:1.看清坐標軸所表示的物理量以及物理量的單位,明確因變量(縱軸表示的量)與自變量(橫軸表示的量)的制約關系;2.看圖線本身,注意觀察圖像中的圖線是直線、曲線,還是折線,分析圖線所反映物理量的變化趨勢,進而明確圖像反映的物理內涵;3.看交點,分清兩相關量的變化范圍及給出的相關條件,明確圖線與圖線、圖線與坐標軸的交點(截距)、圖線斜率、圖線與坐標軸圍成的“面積”的物理意義。
在看懂以上三個方面后,進一步弄清“圖像與公式”“圖像與過程”“圖像與物理量”之間的聯系與變通,以便對有關的物理問題作出準確的判斷。
例1.如圖1所示,長1.6m、粗細均勻的金屬桿可以繞O點在豎直平面內自由轉動,一拉力——位移傳感器豎直作用在桿上,并能使桿始終保持水平平衡。該傳感器顯示其拉力F與作用點到O點距離x的變化關系如圖2所示。據圖可知金屬桿重
()
二、根據題設去作圖、運用圖像解答物理問題
在運用圖像法求解物理問題時,還需要具有將物理現象轉化為圖像問題的能力。具體方法是:1.認真審題,從題中所需求解的物理量,結合相應的物理規律確定所需的橫縱坐標表示的物理量(有時還需確定原點的坐標);2.根據題意,找出兩個物理量的制約關系,結合具體的物理過程和相應的物理規律作出函數圖像;3.由所作的圖像結合題意,運用函數圖像進行表達、分析和推理從而找出相應的變化規律,再結合相應的數學工具,求出相應的物理量。
例2.部隊集合后出發沿直線前進,已知部隊前進的速度與到出發點的距離成反比,當部隊行進到距出發點距離為d1的A位置時速度為v1,求
(1)部隊行進到距出發點距離為d2的B位置時速度為v2是多大?
(2)部隊從A位置到B位置所用的時間t為多少?
解析 (1)已知部隊前進的速度與到出發點的距離成反比,即有公式v=k/d(d為部隊距出發點的距離,v為部隊在此位置的瞬時速度),根據題意有v1=k/d1 v2=k/d2
∴v2=d1v1/d2
(2)部隊行進的速度v與到出發點的距離d滿足關系式d=k/v,即d-1/v圖像是一條過原點的傾斜直線,如圖4所示,由題意知,部隊從A位置到B位置所用的時間t即為圖中斜線圖形(直角梯形)的面積.由數學知識可知t=(d1+d2)(1/v1-1/v1)/2
(1)根據圖像可知:斷點位置在x等于
_____cm處,電源電壓U0等于_____V;
(2)電阻R等于多少歐姆?
(3)從斷點處滑片P向左滑動的過程中,該滑動變阻器滑片P每滑動1cm的阻值變化為多少歐姆?該滑動變阻器電阻絲沒有斷路時的總電阻值是多少歐姆?
解析:(1)根據圖像可知:斷點位置在x等于5cm處,電源電壓U0等于1.50V
(2)當電流表讀數為I1=0.15A時,電壓表讀數為U1=1.35V
則:U1=U0-I1R 得R=1Ω
(或當電流表讀數為I2=0.30A時,電壓表讀數為U2=1.20V據U2=U0-I2R
解得R=1Ω;也可由過斷點后的其他電壓、電流值計算得出)
(3)當x=5cm時,設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為R1
當x=10cm時,設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為R2
U1=I1R1
得R1=9Ω
U2=I2R2
得R2=4Ω
故滑動變阻器滑動5cm電阻的改變量
是ΔR=R1-R2=5Ω
所以從斷點處滑片P向左滑動的過程中,該滑動變阻器滑片P每滑動1cm的阻值變化是1Ω。
該滑動變阻器沒有斷路時的總電阻值R總=9Ω+5cm×1Ω/cm=14Ω
作者單位:江蘇省儀征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