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正在成長階段的初中生來說,他們更容易受好奇心及興趣的驅使去想問題辦事情,而對于枯燥的說教和艱深的道理則十分反感,所以有很多同學對政治課的看法是:討厭政治課的說教。有鑒于此,我們就應該變“說教”為吸引,增強政治課的趣味性。
我們給學生講政治課,不論是講心理品質和道德情操,講法律常識,還是講社會發展簡史,對中學生來說,都帶有啟蒙的性質,所以,“趣味”二字非常重要,要使他們學得有趣,聽得入耳,熱愛這門學科。愛因斯坦說:“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币箤W生熱愛,學得有趣,但趣味從何而來的呢?我想,這就在充分挖掘政治課這門學科的內在特點,“對癥下藥”。要想加強趣味性,就要注意改進教學方法。在實際的教育過程中,我有三點體會:
一、觀點要材料化
對初中學生來說,他們對事物的認識主要來自感性認識,而理性認識尚不發達。針對學生的這一特點,在講課過程中,就要注意將抽象的觀點用豐富的材料加以說明。材料豐富,觀點就活了,反之,觀點是死的,學生接受不了,要用許多材料說明觀點,使觀點從材料中逐漸地表露出來,即水落石出。
當然上面講的方法,有個問題,就是材料從哪兒來呢?要靠平時搜集,有人說:“留心就是學問”。我同樣同意這個觀點,即我們在生活中備課,在備課中生活,我們要善于在生活中隨時發現對上課有用的東西并及時積累和掌握,這樣才能用得得心應手。
二、說理要形象化,語言要生動化
盡管政治課不同于講故事、說評書,但作為社會科學的一種,它仍然借助于生動的語言,包括一些詩、詞、歌賦、名言警句以使枯燥乏味的道理更生動、形象。
三、形式要多樣化
由于初中政治課對于學生心理狀態和道德情操以開卷方式檢查教學效果,因而更注意學生對知識的消化理解和綜合能力的培養,所以教學中可以采用多樣化的方法,如在培養自尊心和自信心,要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時,我讓學生通過小品《比較》來總結這一觀點,以培養其分析能力,在講抵制庸俗情趣,要選擇性地欣賞文藝作品時,讓學生討論對你影響較大的部分是什么,并講給大家聽,這樣就提高了同學們對這一觀點的認識。
當然,除了以上方法以外,我們還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發現和創新,使政治課在知識嚴謹和與時俱進的同時,更加趣味盎然,成為學生真正感興趣的學科。
作者單位:河南省濮陽縣子岸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