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學的定義,從寬泛的意義上講,“凡是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有效地實現預期的教學結果的活動,都可以稱之為有效教學”。有效教學的有效性是指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前提是符合教學規律。符合教學規律是實現有效教學的基本條件,不符合教學規律的教學,要實現有效教學只能是一句空話。
課堂是學生地理知識來源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教師對課堂教學的把握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掌握地理知識的好壞。那么,如何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本人認為,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來著手:
一、明確教學目標
有計劃、有針對性的講解重點、難點,進而有效控制課堂增進課堂活動和有效性。認真鉆研教材和掌握教材的全部內容和教學參考書及資料,對其中的重點、難點和疑點應在教研活動中進行集體討論,廣泛搜集并認真研讀各種教學參考資料,隨時注意和跟蹤本學科最新發展狀況,不斷加深對教材內容的理解。
二、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
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有助于學生掌握知識、發展思維、培養能力,把學生真正推到學習的主體位置,學生也就敢于交流、樂于交流,在學習活動中體驗到平等、民主。陶行知提出:“創造力量最能發揮的條件是民主。”要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教師應努力創設出民主、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這有利于激勵學生的自主意識,有利于活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有利于不同觀點的相互碰撞和交流。
三、優化教學內容及過程
新課程倡導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在使用教材的時候要注重“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如我們在學習《資源的開發與可持續發展》一課中,書本以德國魯爾區作為案例,從魯爾區的發展背景,到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到魯爾區采取了一系列整改措施走出困境,然后我就讓同學們說說,我們知道的還有哪些地方和魯爾區一樣也是依靠資源發展起來的呢?它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著什么樣的問題呢?怎么樣去解決它呢?可否借鑒魯爾區的某些成功經驗呢?于是大家就自發的討論起來,拓展了大家的思維,真正讓大家動了起來,讓學到的地理知識學以致用。
四、充分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系統
如何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來提高課堂的有效性,需要教師對現代教育手段非常的嫻熟。地理是一門趣味性比較強的學科,很多地理知識可以利用多媒體將知識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同時很多地理現象也可以利用多媒體動畫來模擬。通過這些多媒體方式可以讓學生很形象的認識地理現象,不再局限于傳統教學中的“口授”,讓學生通過調動多方面的感官,科學、形象、生動的掌握好地理知識和地理現象,進而提高對地理學習的興趣。如在地球自轉和公轉中,我播放了大量的關于地球的運動的動畫給學生觀看,使抽象的地理知識變得更加形象具體,更加通俗易懂。蘇霍姆林斯基就說過:“從觀察中不僅可以汲取知識,而且知識在觀察中可以活躍起來,知識借助觀察而進入周轉,像工具在勞動中得到運用一樣。如果說復習是學習之母,那么觀察就是思考和識記知識之母。”
作者單位:江蘇淮安市淮海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