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個優秀的品德課課堂導入,要求我們在設計課堂導入時,根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從“激發學生興趣,啟迪學生思考,喚起學生情感”入手,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發揮導入的激勵功能;結合具體的課堂教學主題,從“事實說話補認識,情景再現溫經歷,親身體驗強感受”入手設計導入,為突破課堂教學重點服務;從“形象感知釋感念,類比感悟滲道理,情景體悟揭困惑”入手設計導入,為解決課堂教學難點服務,發揮導入的鋪墊功能,從而真正提高品德課堂教學導入的實效性。
關鍵詞:激發興趣 啟迪思考 喚起情感
一個優秀的品德課課堂導入,不僅要能吸引學生的注意,還要能夠喚起學生真實的生活情感,從而引導他們更好地認識生活、學會生活。這就要求我們在設計課堂導入時,要根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從“激發學生興趣,啟迪學生思考,喚起學生情感”入手,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發揮導入的激勵功能;結合具體的課堂教學主題,從“事實說話補認識,情景再現溫經歷,親身體驗強感受”入手設計導入,為突破課堂教學重點服務,從“形象感知釋感念,類比感悟滲道理,情景體悟揭困惑”入手設計導入,為解決課堂教學難點服務,發揮導入的鋪墊功能,從而真正提高品德課堂教學導入的實效性。
一、發揮導入的激勵功能
發揮導入的激勵功能就是,要求我們在設計品德課堂導入時,要根據教材呈現的不同情景,結合學生的實際,設計靈活多樣的導入方法,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參與學習的欲望,保持對學習主題的高度關注,積極主動學習。
1.以“趣”入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學生對學習主題產生興趣,就會產生探索知識的迫切愿望,并積極主動地,心情愉快地投入學習。品德課程中許多主題是指導學生熱愛生活、學會基本的生活技能的,這些內容,學生都有一定的親身經歷,非常感興趣。這類課堂的導入,設計時采用精心裁剪的生活情景,凸現潛在的教育導向意義,以“趣”入境,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讓他們自然地對教育主題感興趣。
例如《影子尋趣》的目的是讓學生初步了解影子形成的原因及其與生活的關系,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情感態度。如果在開始時出一個以影子為謎底的謎語,那么就會很容易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從而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2.以“思”入境
在導入時,結合內容,創設情境,提出富有啟發性的問題,使學生處于積極思考的學習狀態。這是一種非常理想的導入設計。提高認識,引導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是現行品德課程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這類課堂導入時,應更多地考慮,在導入環節中以“思”入境引發學生對課堂教育主題做一定的思考,便于把課堂主題教育進行得更為深刻。
3.以“情”入境
情感在教學中,對教師和學生的行為或活動具有支配、指導作用,學生強烈的內心體驗,能使教學主題的要求較為容易地轉化為學生的學習需要,以“情”入境,即要用語言、情節感染學生,引起情感共鳴。如果課堂品德教育主題,主要是通過激發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在道德情感的體驗中受到教育,那么在導入時,就要先行孕育道德情感。
例如《讓家更美》的安排目的是引導學生體驗家庭生活的愉快,知道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員,如果播放歌曲《相親相愛的一家人》作導入,那么學生就會比較容易產生共鳴,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諧和美好,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愿望。
二、發揮導入的鋪墊功能
1.為突破重點做好服務
有些品德教育主題可能離學生的生活經驗、感受有一定的距離。如果在課堂學習開始時沒有解決這個問題,那么,要想在課堂上讓學生真正領會課程教育意圖則有困難,從而影響整堂課的教學效果。鑒于這樣的考慮,我們要在課堂導入環節把問題解決好。
例如《獻上一朵小白花》,現在的學生距離革命年代太久遠了,對于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事跡感受不深刻,因此可以讓學生談一談自己所謂的英雄,以及英雄的故事,逐漸過渡到革命年代上去,讓學生了解更多人民英雄,培養學生崇敬人民英雄的情感。
(1)事實說話導入
用事實說話,就是采用社會上出現的事例,自然界存在的現象,來安排課堂導入。由于它的真實性,具有很強的說服力。這類課堂導入的設計對于那些學生在感性認識上不足或者模糊的品德教學主題特別合適。
我聽過某教師的一節公開課,為了讓學生樹立安全意識,教師使用課件出示了關于交通事故的一組數字,然后播放了幾起交通事故的新聞,用事實導入,使本節課更有說服力。
(2)情景再現導入
現在的孩子生活幸福,在家里時刻都享受著親人的關愛,有一種“以我為中心”的意識。許多孩子忽視了生活經歷中許多值得珍惜的東西。品德課程中,許多主題安排的目的就是引導學生認識自我,深刻理解生活。這類課堂在導入時,要把曾經的生活情景重新再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有意識地溫習、再新認識生活,這對于課堂的學習顯得尤為重要。
教學《我的爸爸媽媽》的重點是感受自己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關心,體會到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辛苦操勞。那么,課堂導入就需要老師精心選擇生活中一些溫馨的情景,能打動孩子心靈的生活細節展示給學生看。如“媽媽為我打雨傘,爸爸陪我讀書,爸媽把好吃的都給我”等等體會到父母對自己的愛。
2.為解決難點做好服務
有些品德課的教育主題盡管與學生的生活經驗非常貼近,學生理解起來難度不是很大,但是這一教育主題中可能會涉及到一些易混淆的概念,較抽象的道理,認知上有困惑的現象。這些我們在課堂上必須需要處理的問題,可以考慮在課堂導入的時候來先行解決,從而為課堂學習打好一定的伏筆,使學生對課堂主題有更深刻的理解,為提高課堂的學習質量奠定基礎。
(1)形象感知導入
現行的好多品德課的主題涉及到概念,這是老師在課堂教學時遇到的最令人頭疼的問題。對概念進行解釋吧,學生聽不懂,再說對小學生講概念也沒有這個必要;不解釋吧,課堂上出現這樣那樣的混淆,弄不明白。對于這類主題的教學,在課堂的導入時,可以把概念的外延一一具體列出來,學生在大量的具體形象面前就自然理解了這個概念。
(2)類比感悟導入
品德課程中涉及到一些比較抽象的道理,這是我們在課堂教學時所遇到的難題。我們可以在導入時,用比較形象的例子進行類比,讓學生對抽象的道理有個較為感性的認識。
例如,《找“鏡子”,照“鏡子”》,本課是讓學生發現自己和別人的長處,懂得其中的道理,我們可以用生活中的鏡子使問題簡單化,從而達到教學目標。
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引導兒童從教材通向生活,把教材承載的價值、目標和兒童的生活有效地鏈接起來,讓兒童主動、積極地用真實生活和自主活動來展開教材中的“生活”和“活動”,從而達到“感受”“體驗”教材中承載的價值目標。
作者單位: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第二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