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教育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大多數學生特別是初中生對其學習的興趣是愛玩游戲的吸引,其學習的動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學知識。怎樣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將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到培養自主學習能力上來?現將我個人的一點體會總結如下:
一、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應注意學生的個性特征
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良好個性不斷提高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又必須承認學生的個性差異,針對不同的學生設計不同的教案、提出不同的問題,從而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成功的體驗。
如學習Flash中物體按軌跡運動時,可設計三種教案,讓不同層次學生進行自我學習。
第一種(入門學習):一小球沿軌跡運動,這條軌跡是一條一般的圓弧或有規則的曲線,并給出設計方案以提供自學條件。
第二種(提高學習):一片樹葉隨風飄落,且葉片越來越小。這條軌跡是一條不規則的曲線,教師給出簡要設計方案。
第三種(發散思維學習):
1.給出概念:物體沿封閉曲線運動時所走的是最短路徑。
2.學生動手操作實踐:一個小球沿著一個封閉的橢圓軌跡運動一周。(不能完成旋轉一周的操作,為什么?)。
3.提示:(1)方法一:分別在橢圓的上、下、左、右設置5個關鍵幀,其中第一和第五互相重合。(2)方法二:將封閉的橢圓變為不封閉的橢圓,缺口不能大了,這時只要設2個關鍵幀。三種方案均以課件形式給出,對能力較差的學生只要求掌握入門,盡管這樣,當這些同學在一節課中完成了一個動畫的設計制作后,心情的喜悅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此時,作為教師要加以表揚和肯定,從而提高全體學生的學習熱情,久而久之,其個性潛能被開發出來后,也就不再是差生了,能力自然提高了。
二、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
自我學習意識是指學生主動學習,能夠應用已學知識去解決和學習其他相關知識。信息技術課程中有些軟件功能不同,但在操作中的一些方法是有聯系的。如:畫圖軟件學習是小學生已熟悉的內容,因此在Word文字處理軟件的學習中,可省略文件的打開、保存、退出、復制、剪切、粘貼等相關操作,而只是在新課開始前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操作完成,進行鞏固復習。
在全面學習Word后,接著學習Excel,我就充分發揮了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并提出問題,并積極思考解決。老師還應積極引導和啟發學生發現問題,從而引出新知識的學習。同學們會因此而興奮和激動,自主探究的成功,促進了自主學習的興趣和意識,同時也促進了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三、注重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各種有意義的活動
信息技術教育不同于一些文化課的學習,它重在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所以教師要經常組織學生參加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在活動中使學生充分展示其個性才能,增強動手能力的同時,增強自信心的形成,激發強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熱情。
1.要盡量多創造條件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
2.盡量創設條件多讓學生進行實際鍛煉。
總之,信息技術課更應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因材施教,并以獨特的教育引導學生個性特征充分發揮,這是每一位信息技術課教師必須認真探討并努力實踐的重要課題。
作者單位:河北省承德縣三十家子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