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是語文教育教學發展的方向,新課程背景下也應強調職高語文創新教學。本文通過分析了職高語文教育的現狀,提出新課程背景下職高語文創新教學的思路。
關鍵詞:職高語文 創新教學
一、職高語文教學現狀
職高語文創新教育應該堅持以人為本,張揚個性,注重實踐的原則,以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為切入點,以激發學生創新精神為重點,以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為中心。然而現在職高教育情況不容樂觀,學生在教學、教育等方面存在的問題較多,在語文教學上表現為:
1.學生語文基礎差
許多學生連最基本的字、詞都不會寫,厭學情緒明顯,在上語文課的時候思想不集中,甚至逃學等。究其原因,主要是他們在初中的語文基礎就沒打好或學習方法存在問題導致學習差,失去學習語文的興趣,導致職高教育階段不能深入學習語文知識。
2.教學不能從學生的長遠利益出發
教師的教學觀念跟不上時代需要,職高語文教學沒有遵從職業教育的特點改革教學,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仍沿用普教模式,缺乏職教特色;評價機制單一化,衡量學生的標尺仍用會考、高考等方式,考試內容也存在普高現象,缺少職高特色,比如與專業方向、從業需求結合的試題幾乎沒有;教師為應付會考、高考,將教學重點放在單純的字詞句分析和篇章的精讀中,減少了必要的說寫訓練,特別是實用文體的寫作訓練。
3.教學內容不能滿足學生需求
目前職高語文教材所選的文章多是傳統經典名篇,反映時代生活的較少,滿足職高生專業需求和心理特點的文章更少。由于教材內容與當代職高生的專業方向、生活實際和思想感情相距甚遠,造成一方面學生關注的政治、經濟、科技等的信息量太少,使教學缺少實用性和參與的積極性,內容的局限扼殺了他們想說想寫的主動性。
二、新課程背景下職高語文創新教學的思路
素質教育的核心就是創新教育,因而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新世紀人才已經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在職高語文教育過程中,語文教師要時刻記住語文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創新人才。
1.轉變職高語文教學觀念,更新教學理念
目前職高語文教學存在指導思想過時的現象,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及師生的互動形式都比較死板,弄得學生對語文最沒興趣,教學的主體——學生被逐出課堂,課堂成了扼殺學生發展的場所。因此在開展以學生創新發展為本的語文教學中,教師首先必須重新定位,即放棄對課堂的壟斷,從長期以來高高在上的“傳道、授業、解惑”的霸道教學地位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和促進者。其次,轉變學生學習習慣和方式,鼓勵學生讀書質疑析疑、盡情表達、參與創造,提供學生將學到的知識加以綜合和應用于實踐的機會。
2.營造職高語文開放環境,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語文課堂上要給學生充分的自由,培養學生敢于說話,敢于爭辯的語文課堂氣氛,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在課堂上,只要言之有理,教師就應該允許不同觀點的存在,不要急于判斷,而要給學生留下創造的空間,如果強求統一,就會堵塞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要加強課外閱讀知道,設置閱讀教室,讀課外報刊以及中外名著等,都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修養。再次,培養興趣,發展特長,是培養創新思維的根本途徑。職高語文學科中適宜于培養學生興趣,發展特長的內容很多,如普通話朗讀、演講、觀察、寫作、課文賞析等等,不管學生對哪一方面感興趣,一旦發展成為特長,都有可能促使他發現新問題,提出新見解。
3.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在目前眾多教育教學手段中,以多媒體為代表的現代化教育手段當屬教育的前沿科技手段,教師在課堂中有效地利用多媒體教學,不但能借助媒體更好地完成教學內容,而且使用妹妹本身就是教師教學中的創新體現,對學生也有一種言傳身教的影響。在多媒體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課文的特點精心設計課件,引領學生在直觀、生動的閱讀情境中,積極主動地進行語言實踐,在加深理解和體驗的基礎上,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審美樂趣。因此,我們要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盡可能多地運用視聽、音像、電腦等媒體輔助教學,使課堂真正成為師生各種知識積累、釋放、組合、撞擊的舞臺。
4.發揮學生主動作用,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學生學習是個體的一種主觀活動,外界可以對個體施加影響,但無法代替個體活動。因此在職高語文教學中,要給學生思維、想象、創造的時空,真正讓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究、積極發展。總之,讓學生自主地學習是創新的關鍵,也是落實素質教育、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基礎,只有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技能和素質,適應時代的需要。
參考文獻:
1.袁春娥.淺談職高語文教學的創新思路.今日科苑.2008(8)
2.孫邵玲.淺談如何創新職高語文教學的方法.教科文匯.2008(10):114
作者單位:山西省昔陽縣高級職業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