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的今天,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應適應新教材的變化,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而案例分析教學模式不失為一種有益的嘗試。思想政治課中的案例教學,就是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需要,通過對一個具體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導學生對這些特殊情境進行分析、討論、表達的一種教學方法。在這個過程中,選擇好的案例有助于學生理清思路,使案例教學達到最佳的效果,從而提高政治課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思想政治課 案例 案例教學 有效性
傳統的政治課教學一直以來都是以講授為主,老師在課堂上解釋概念、闡述原理、舉例說明、歸納小結,學生則被動的接受。這種被動學習讓學生對上政治課感到枯燥,不利于培養學生的主體精神、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而在新課程改革過程中,案例教學因其開放性、探索性特點,成為政治課教學中的一種嶄新的教學形式和有效方法之一。這種教學模式通過案例教學創設情境,比較強調關注學生體驗、感悟和實踐的過程。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政治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那么案例教學能否達到預期效果,關鍵在于是否選擇了適當的案例。選取案例質量好壞,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參與興趣,最終會影響整個教學效果。下面,按照案例教學的特點,結合本人教學實踐,談一談政治課案例教學中應如何選擇適當的案例。
一、案例的選擇要具有趣味性和知識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在輕松、和諧、愉快的教育環境中易產生激情、興趣、豐富的想象力和意想不到的創造性思維能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激發學生學習和思維的動力。因此,就要求我們在案例教學中,選擇的案例必須具有趣味性。所謂的趣味性就是要求我們選擇的案例要具有可讀性。只有選擇了學生感興趣、喜歡讀的案例,他們才會就案例涉及的問題進行思考、展開討論,激發學生的探求欲,引發學生的興趣,把課堂打造成一個充滿趣味的知識園地,讓學生在“樂中學,學中樂”。所謂知識性是指所選擇的案例必須具有一定的深度,能引起學生對問題的關注,并能進行深入思考,從中發現事物發展的規律,受到啟迪。學習知識,掌握規律,增強能力,提高素質才是我們提倡案例教學的目的。如果只注重案例的趣味性,一味地求新、求奇,而忽視案例的知識性,就有一點舍本逐末了。
在學習九年級思政《合理的消費方式》這一內容時,我考慮到學生平時并不關心家庭收支狀況的實際,我一方面安排學生調查自己家庭的消費結構,培養學生“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衡念物力維艱”的感恩意識;另一方面,又讓同學們調查自己的一星期的零花錢是如何使用的,并分析自己的零花錢使用是否恰當。對于這樣的案例一方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同時又學習和運用了課本中的知識,提高了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案例的選擇要具有時代性,把握時代脈搏
政治課是時代感很強的一門學科。在教學中教師要緊扣時代脈搏,不斷把國內外形勢變化的最新資料補充到教學中,使政治課更富有時代氣息。在選擇案例時,要選擇那些真正反映時代精神的案例,緊扣時代脈搏,不斷地推陳出新,反映現實問題,反映社會熱點,從而使學生能正確地認識時代發展中的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在學習九年級社會《市場經濟》這一節時,我選擇2009年我國應對經濟危機的眾多措施:增加投資4萬億元,降低小排量汽車的購置稅等作為案例。通過這些案例的講解,同學們深刻理解了市場經濟的自發性的弱點和缺陷,也懂得了國家宏觀調控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三、案例的選擇要具有啟發性,為學生預留出想象的空間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一切教學活動都必須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出發點,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積極思維,通過自己的活動達到生動活潑的發站。在教學全過程中,教師不是以教為主,而是以指導為主,不是重在傳授知識,而是重在對學生激發思維,指導思維,發展思維,訓練思維,培養思維,使學生在展開充分的、生動活潑的思維活動中實現掌握知識與發展智能的有機統一。因此,選擇啟發性案例對于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至關重要。在講述《科教興國》這個的熱點專題時,我以2008年9月“神舟七號”飛船發射成功為案例,設計了一個問題:試從地理學科角度分析,選擇內蒙古四子王旗的阿木古郎牧場作為第一著陸場的原因。這個問題需要學生把政治、地理、歷史三個學科的知識結合起來,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四、案例的選擇要具有真實性,增強可信度和有效度
選擇的案例必須具有真實性。真實的案例才最具有說服力,才能讓學生信服,而“信度”提高了,“效度”也就自然提高了,也就有利于達到案例教學法的最佳效果。因此,在案例的教學中,所選案例必須真實地來自國內外的重大時事政治、社會各領域發生的重大事件或學生生活中的典型事例,盡可能地貼近社會現實和學生的生活實際,體現政治學科的特點。例如,在初二生命與健康的權利的教學中,組織學生討論了三鹿奶粉事件。由于其真實性,所以在討論過程中,每個學生都給予了極大的熱情,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教學實踐證明,案例教學符合了學生的生理和心理實際特點,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發散思維能力、綜合探究能力、團結協作意識以及創新精神。因此,政治課教學案例的選擇,就顯得非常關鍵,選好案例、用好案例不僅僅是政治教師提高教學效率的需要,更是貫徹新課程理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應該成為今后政治教師認真研究的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1.《政治課教學》.1999年第7.11期
2.《思想政治課教學》.2002年1~2月
3.鄭金洲.《案例教學指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單位:浙江嵊州市下王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