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習科學發展觀,結合德育課程改革,我對德育課程改革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德育課程改革,要把課改與學生實際相結合;教師要沖破自身束縛,適應德育課程改革。
關鍵詞:科學發展觀 正確對待 德育課程改革
德育課程改革正是針對當前德育課實際而進行的理論創新。理論與實際的結合,需要教師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堅持科學發展觀,從學生實際出發,選擇適合學生的教育。
一、了解學生的現狀
1.生理心理因素
現在的職高學生正處在從少年走向青年,從幼稚走向成熟的過渡時期,他們學習基礎較差,思想壓力大,年齡輕,閱歷淺,加之經濟上的不獨立。生理上的“成熟”,與心理上的不成熟形成了明顯的反差,因此,情緒波動性較大,缺乏獨立分析問題、判斷問題的能力,如果未被教育者認識,就會造成教育者與被教育者之間隔閡,使學生失去自我,干出一些偏激的事來。
2.思想上以“自我”為中心
中學生隊伍中獨生子女的比例較大,過慣了“有利先享”的“自我”為中心的生活的他們,在校集體觀念淡薄,只講權利,不提義務,只求索取,不講奉獻。有責任便往別人頭上套,有好處,便往自己袋里裝,自私自利,嬌氣任性的學生大有人在。
3.缺乏法制觀念,易放任自己
部分學生對法律、法規、社會公德、學校規章、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熟視無睹,法制法律觀念淡薄,自我保護意識差,不分榮辱、難辨美丑、是非,缺乏自我控制、自覺管理的能力。主要表現為上課遲到、早退、曠課,想來上學就來,不想來上學就不來。
教師在了解學生現狀的基礎上組織教學,必須正視自我,大膽改革創新,研究探索教育教學新途徑,才能不斷提高德育課堂教學改革的實效性。
二、教師如何沖破自身束縛,適應德育課程改革
1.德育課教師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轉變觀念,努力提高和增強課改意識
本輪課程改革充分體現了科學發展觀對職業教育的指導作用,體現了黨和國家對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的新要求。同時,本輪課程改革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綜合職業能力的形成。要求德育教師要充分認識德育課程在中職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認識德育課改的重大意義。
2.以學生為主體,改進德育課教學方式
德育教學過程是知、情、信、意、行的過程,無論何種教學方式,均要遵循和體現這一規律。在教學手段上要想方設法通過創設情境、運用信息技術等多種手段開展教學,吸引學生主動參與,獲取知識、提高能力;在教學目標上不僅要有“認知”要求,更要有“運用”的要求,創設實踐情景,加強“育人化”的德育教學;在教學方法上要結合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認知水平、自身體會和實際,立足于做人這個問題,培養學生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有人性的人。
3.以教材為載體,勇于探索,用“活”教材
改革課程,落實內容是關鍵。課堂教學素材就不能局限于課本,而要著眼于發展變化中的社會。這就要求教師基于教材但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或根據教學的需要,用活教材,適當對教材進行改進和補充,使之更好地為教學、為學生服務。
總之,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程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德育教師只有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勇于探索,不斷總結,德育課才能發揮真正的價值和功能。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參考文獻:
1.肖永泉.目前中學生德育狀況幾點思考.2007
2.張建國.職業學校德育課程現狀與改善對策〔J〕.思想理論教育.2007
3.李子震.職業學校德育課程改革探索與實踐.2008
4.吳保國.對中職德育課程改革的幾點思考.2008
5.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大綱[S].2008
作者單位:保定市南市區職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