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傳統的體育教學觀把體育視為教育者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施加影響,以期變革,改造受教育者,使其達到教育者預期目的的活動。這種施加影響的過程實際上是一種單一教師主觀影響過程。學生體育教學中一直處于被動,消極,受壓制的地位,許多課外生氣勃勃的學生在課內卻變的死氣沉沉,學生的智能不僅得不到發展,就連表現自己的機會也爭取不到。這種傳統的體育教學觀念往往只注重強調教育者主體作用,而忽視了受教育者的主體地位,在推行素質教育、創新教育以及新的課程理念,這個問題成了嚴重阻礙當前體育教學的改革羈絆。
隨著社會的發展,學生的主體意識的覺醒,以往過分注重講授的教學方法和忽視對學生研究的現象就顯得十分落后了。小學生好奇心強,對體育課具有濃厚的興趣。在教學中可以通過學習小組形式的重新組合,來滿足學生的好奇的心理需求,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興趣一致的可以自由組合,技術技能掌握程度不同的可以組合起來互幫互助,還可以打破傳統的四小組分八組,還可以因材施教,不同層次的提出不同要求等。這樣有利于調動各個層次的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每個學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礎上“學有所得,學有所成”。
要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內容,科學地運用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使課堂教學成為學生學習樂園,比如在游戲練習中,將“障礙接力”改為“小八路送情報”這一情景游戲,將游戲故事化。把游戲過程中的各個障礙改為繞過“敵人的崗哨”,跳過“小河”,爬過“山坡”,最后奔跑到“目的地”等,使學生在練習時置身于故事情景中,其樂無窮。
教師不能只顧自己完成教學任務,要讓學生充分參與課堂教學活動,表現自己的才能,發展自己的個性,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新型的師生關系應當是一種以民主、平等、尊重為基礎的積極合作的關系,合作就應當是雙向的、主動的、和諧的,不是管與被管的關系。教師不再是領導者,而是指導者,不僅僅是年齡上的長者,更應當是人格上互相平等的朋友。我想,如果我們能建立起這種新型的師生關系,學生自然會心情愉快,思維活躍,樂于參與,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會得到充分的發揮。
在評價方面以往對學生的評價范圍,空間太過狹小,工具方法也比較簡單,只注重體能技能的評價,所用工具也只憑一張紙,一把尺,一支筆,一塊秒表來測試。改革后現行的評價有采用客觀和主觀評價相結合的;有終結性和過程性相結合的;有改變絕對性和相對性的評價;還有單一評價向多元內容評價轉化的評價。
總之,在推行素質教育、創新教育以及實施新的體育課程理念的今天,體育教學中必須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和興趣,讓學生在自主的學習過程中學會學習。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大新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