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職業教育不應該是“缺失”教育。通過對職校學生閱讀現狀和認識觀的兩項調查,筆者發現職校學生的認識觀亟待疏導和提升,而閱讀對職校學生認識觀的提升有重要且積極的影響。本文就新形勢下職校如何搭建多維的閱讀平臺等問題,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閱讀 職業學校 認識觀 閱讀平臺
高爾基說,“書籍是青年人不可分離的生命伴侶和導師。”的確,閱讀對于青年人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職校學生只顧埋頭苦練技能,喪失了閱讀興趣和時間,忽略了對自身人文素養以及認識觀的挖掘,造成了職業教育在學生人格培養方面的嚴重缺失,這不得不說是職業教育的遺憾。
一、職業學校學生的閱讀現狀
1.可喜的一面
70%的學生有足夠的時間愿意閱讀課外書,并且認為應該讀一些文學作品來陶冶情操。65%的學生在選擇課外閱讀內容時,能從個人修養的需要角度出發去選擇適合自己的讀物,體現出對自身素養的關注。對老師或父母推薦的經典名著,他們不會完全排斥,絕大部分學生有自己的判斷力,他們會看了內容介紹后,根據自己的興趣有選擇地閱讀經典名著。
2.堪憂的一面
(1)38%學生根本沒有閱讀的習慣。調查數據顯示,有53%的學生從來沒有去過圖書館讀書。(2)學生有閱讀的渴望,但是得不到滿足。這可以說是教育最大的悲哀。(3)學校、家庭沒有好的讀書環境熏陶,個人的閱讀行為得不到認可。(4)教師沒有及時進行有益的疏導。
二、閱讀對提升職校學生認識觀的重要影響
在社會、學校和教師多方面的正確引導下,職校學生對世界、對社會的大部分認識都是來源于閱讀,這符合他們青春期的心理特點,也保護了他們易受傷害的心靈。調查顯示,60%的學生認為真正的美不是濃妝艷抹、奇裝異服,而是整潔、樸素,衣冠得體;有一半學生認為勤勞、善良、誠信、知禮、守紀是公民應有的品德,希望能為自己贏得更多的尊重;有90%的學生積極響應林則徐的號召“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認為應該培養這種愛國情操。從數據不難看出,文學作品中的真、善、美已經深入學生心靈,正在學生思想和行為上有所體現。
三、探析職業學校學生的閱讀需求
職業學校學生有其自身的特點:大部分學生來自農村,文化基礎薄弱,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業上的屢屢受挫使他們學習信心不足,不善于交流;自我約束力差,尚未形成堅定的、全面的、正確的認識觀,易受到不良思想的污染。很多學生沉迷于虛幻的愛情和網游小說,排斥現實,這也就不難理解了。
結合職校學生的特點,我們可以分析出職校學生真正的閱讀需求。
1.職校學生渴望從閱讀中建立苦練技能的動力。
2.職校學生迫切需要一個閱讀空間。
3.職校學生需要學校或者教師對自己的閱讀行為予以認可。
四、職校如何搭建校園閱讀平臺
搭建校園閱讀平臺,給學生一個閱讀的動力和空間,讓學生從閱讀中獲得對所學專業的認同感,建立學習過程中的自我成就感。那么,如何結合職校教育特點,搭建校園閱讀平臺呢?
1.課堂是搭建閱讀平臺的前線
學生的閱讀興趣很大程度上啟航于課堂教師的引導。在教學《林黛玉進賈府》這篇課文時,我組織學生對寶黛相見的幾段文字進行了討論,為何通篇沒有出現“愛”“戀”等字眼,我們卻能深刻地體會到兩人刻骨銘心的愛情呢?在教學汪曾祺的《受戒》時,我從地域文化特色的角度,引導學生探討明海和小英子情感的表露方式。學生通過閱讀和討論,對愛情有了進一步客觀理性的認識,以一種自然的方式,詮釋了愛情的美麗與責任。
2.圖書館是搭建閱讀平臺的主陣地
閱讀的起點不是“要讀”而是“悅讀”,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目前,職業學校圖書館的開放度和宣傳度還遠遠不夠,我們沒有將圖書館主陣地的作用充分發揮起來。
(1)圖書館擁有屬于自己的宣傳欄。通過宣傳欄,圖書館向學生介紹館內的格局分布、服務內容,并及時將圖書更新消息公布于眾。(2)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根據他們的專業特點,安排固定的進館閱讀時間。(3)圖書館應樹立為師生服務的理念,充分了解職校學生的閱讀傾向和閱讀要求,努力將圖書館打造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一張名片。
3.校園活動是搭建閱讀平臺的試驗田
校園文化活動是對閱讀成長空間的拓展。學校每學期舉辦一次類似“校園文化讀書節”的活動,努力建設書香校園。在校園活動這塊“試驗田”里,學生可以盡情地展示他們閱讀的收獲,潛移默化地獲得認識觀的提升。
4.課程改革是搭建閱讀平臺的有力保障
課程改革正逐步由普教深入到職業教育課堂中來。職業學校要培養高素質、高技能型人才,首先要提高職校學生的人文素養和自學能力,校本教材的開發促進了閱讀平臺的搭建。
5.現代信息技術是搭建閱讀平臺的新生力量
心理學家皮亞杰說:“一切有成效的活動須以某種興趣作為先決條件。”陳舊的填鴨式教育模式難以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原因就在學生的閱讀享受并非產生于教師的滔滔不絕的講解之中,而是一種個性的感受、體驗和熏陶。
(1)語文課堂應用信息技術創設閱讀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實現人人參與的課堂新模式。(2)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拓展閱讀平臺的外延,從而拓寬職校學生的知識面。(3)有效利用校園網絡資源,搭建網絡閱讀平臺。
將校園網和圖書館資源結合起來,在校園網上建立適合本校學生特點的閱讀數據庫,由學校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來維護,這既能為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提供用武之地,又能為學校師生的學習、工作提供不少方便。
職校學生認識觀的提升關系到整體民族素質的提高,需要得到社會、學校和家庭的關懷和支持,而閱讀對職校學生認識觀的提升有著重要且積極的影響。搭建職業學校的閱讀平臺是一項系統工程,不能因為龐大繁復而懈怠,這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參考文獻:
1.劉琴.高職生專業技能人文素養能否“兼得”.中國教育報.2007.04.10(2)
2.胡曉蓓.職校語文教學應“以情促情”.職教通訊.2008年第9期:63~64
3.張中原,徐林詳.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新編.江蘇教育出版社,2007.334~335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