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非常注重學生學習能力、實踐能力的培養。地理教學中應用社會調查研究法是根據地理課教材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進行的。它參考地理課教學中的一些理論和觀點,讓學生帶問題去觀察社會現象、直接參與調查研究,以此達到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增強社會、學習能力,提高地理思維能力的一種實踐活動。
關鍵詞:社會調查研究 地理教學 實踐 思考
如何讓學生在學習中能真正的動起來,一直是教師認真研究的對象和考慮的問題,也是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學習是學生自己的學習,是學生的活動,因此這個過程必須靠學生獨立或合作完成,教師教學水平再高也是無法替代學生的學習。所以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就必須讓每個學生在學習中動起來,積極主動地學習。社會調查研究法就是符合這種教學理念的一種方法,下面我就把在地理教學中運用社會調查研究法的一些心得與各位同行分享。
一、社會調查研究法的含義與作用
社會調查研究法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搜集有關研究對象的社會現實狀況或歷史狀況材料的方法。它綜合運用歷史研究法、觀察研究法以及談話、問卷、個案研究、測驗或實驗等科學方式,對有關社會現象進行有計劃的、周密的、系統的了解,并對調查搜集到的大量資料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歸納,借以發現存在的社會現象或社會問題,探索有關規律的研究方法。它是研究性學習專題研究中常用的基本方法。
在教學中采用社會調查研究法,可以讓學生深入社會實踐,獲得某研究專題的第一手材料和數據,了解明白某一社會現象,并發現新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新見解,從而幫助學生掌握該領域的知識和技能。在實踐調查中,可以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究精神、與人溝通的能力、團隊協作的精神以及提高學生參與社會活動的意識和能力,很好地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我們在社會調查中采用是以訪談法和觀察法等為主、文獻法為輔的形式。
二、社會調查研究法在地理教學中的運用
社會調查研究涉及到四個要素:(1)調查什么?(2)誰去調查?(3)向誰調查?(4)怎樣調查?根據這個思路,我整理了地理教材中的內容,提煉出一些容易讓學生開展社會調查的知識點,并分成若干個模塊,作為學生進行社會調查的對象。然后根據社會調查研究的步驟開始設計安排學生進行調查。
1.確定社會調查研究專題
地理教材中內容很多,涉及到自然地理知識和人文地理知識,包括自然地理環境以及農業、工業、交通、城市等人文知識。我校的學生大部分是椒江人,有一部分來自區外的路橋、黃巖、三門、仙居、臨海、玉環、溫嶺等各縣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選擇了農業地理中的特產作為社會調查研究的專題。
2.確定誰去調查?向誰調查?調查什么
(1)我把班級學生以他們所居住的地域劃分為9個大組,其中椒江區這個大組因為人多,繼續劃分為三個小組,共計11組。要求每一組的學生利用周末采訪當地的農民、地方上的特產專賣店和農貿市場,了解臺州特產的種類、種植條件范圍以及銷售情況等。要求進行調查的時候,每個小組的學生要調整好心態,本著謙虛請教的態度進行調查。因為調查過程中可能會遇上來自客觀的或人為的阻力,這就需要學生給自己打預防針,保持自信和堅持不懈的態度。
(2)為了讓調查順利進行,學校將給每組的學生開具一張由學校派出進行社會調查的證明,希望相關部門給予方便。
3.進行社會調查研究方案的具體設計,解決怎樣調查的問題
在實地調查前,讓每個小組的同學集中討論社會調查研究方案,形成初稿。調查方案的主要內容包括:(1)說明調查的目的和意義;(2)調查內容;(3)調查范圍和方法、時間、地點、程序;(4)調查對象;(5)調查人員組成、組織結構以及安排等。方案的討論和制定是為了讓每組的學生了解調查的預設,從而解決怎么樣調查的問題。具體如:周末幾點在哪里集中、調查的具體路線、預計調查的幾個人或地點、詢問的問題、由誰做記錄等等。
4.收集資料
各組在周末實地調查過程中,要求做記錄,收集調查過程中的一些資料。
5.分析資料
調查結束后,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調查過程中記錄的資料以及自己的調查心得進行交流,并由一人執筆,寫出調查報告。
6.結論與建議
在周一的課堂教學中,組織每組學生派一位代言人在班級里進行了現場匯報,匯報中學生感慨有加,既闡述了自己的調查經過、得出的結論,又談了在調查過程中的一些體會等,氣氛非常熱烈。最后各組同學一致認可用八個字來小結此次臺州特產調查的主題:山珍海味,水果之鄉。
7.理論思考與討論
社會調查是有目的有計劃的調查,不是為了調查而調查。所以對于學生們的調查結果,我們要充分利用起來,結合地理教材中的理論知識進行分析,使學生的社會實踐知識遷移到教材中的理論知識。在調查出來的眾多特產中,我們選擇了玉環的文旦作為案例來分析農業區位因素。
根據調查,學生已經得出玉環文旦的分布范圍和種植條件,包括銷售區域等知識。我們把相關的知識用投影儀展示:
玉環文旦屬柑橘屬,是浙江柚類優良品種之一。
主要分布于半島上的楚門鎮、清港鎮和龍巖、密溪等鄉的濱海涂地和山麓。土壤為黃(紅)色酸性砂質土。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溫和濕潤,陽光充足,四季分明。年均氣溫17℃,無霜期327天,年降水量1400~1500毫米,分布比較均勻。
種植面積1.67萬畝,總產量在3萬噸以上。價格大批發最低每公斤3.9元(采摘期僅是2.7元,小批發4.6元),有的要賣到每公斤5.2元。
主要銷售區域:當地的企事業、單位、部門(他們習慣大量購買文旦作為禮品,曾經垟根村果農王志根3500公斤文旦,被縣兩個部門訂購采摘一空)以及個人;浙江省內外的一些主要大中城市,如寧波、杭州、上海、北京等地;還出口到英國、法國、荷蘭、俄羅斯等多個國家。銷售價格和利潤非常高。
文旦具較高的加工價值,加工附加值高,如果肉可加工成不含任何腐劑的純天然粒粒汁、原汁等系列飲品,果皮可提取檸檬苦素、果膠或制作果脯、果醬。
文旦的營養成分:含有豐富的糖類有機酸,維生素A、B、C以及多種微量元素和氨基酸。
提問:(1)根據材料,以玉環、文旦為例,說一說影響農業生產有哪些因素?
(2)你認為,以后影響玉環文旦生產發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經過學生的初步討論,加上學生之前在社會調查過程中的一些認知,學生很輕松就得出了影響農業生產的因素有:自然條件、社會經濟因素和科學技術因素。其中自然條件因素包括氣候(熱量、光照和降水)、地形、土壤等方面,社會經濟因素包括市場、交通運輸和產品消費狀況,科學技術因素包括農產品品種、生產技術、裝備以及種植方式和耕作制度、勞動力等。其中市場需求因素對農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影響越來越大。農產品進行深加工后,它的價值會大大提升,從而促進該農產品的種植發展。
以文旦為例分析完之后,再讓學生以涌泉的蜜橘來分析影響農業生產的區位因素。學生們經過之前的調查,再加上課內的案例分析,基本上對農業區位因素有了很深的理解,這也達到了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查的目的。
三、社會調查研究法運用的效果
社會調查研究法在地理教學中的運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小結如下:
1.社會調查研究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了各方面的能力
社會調查法從組建小組、討論方案、調查行動,一直到匯報,其中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小組成員之間積極主動、相互協調與合作,并自主表達自己的觀點、辨析別人的觀點,同時取舍、評價,進行知識重組。每位學生都可以從中體驗和感受他人解決問題的過程,同時也分享小組成功的喜悅。社會調查法的運用很好的調動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既開闊了眼界、豐富了課外知識,又使學生學會了分享和合作、提高了人際交往能力和地理思維能力。
2.社會調查研究法符合理論聯系實踐的教學原則
社會調查的內容取之于地理教材,通過教師引導學生展開相應專題的社會實踐調查,再回歸到教材中相應的知識點,在理論與實際的聯系中理解知識,掌握知識,并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和解決問題。學生提高了理論聯系實際水平,初步具備了“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社會調查研究法是地理課教育的一種創新方式
地理教育要創新,必須堅持地理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而社會調查研究法的價值取向,就是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學生在調查研究中的參與、體驗、收獲,在開放的社會環境中自主地發現和提出問題,注重資料的搜集和分析,直至寫出調查報告;以及地理教學中的理論知識與學生的調查結果的結合,可以幫助學生很好地掌握知識。這個過程就體現了地理教育的創新。
四、社會調查法運用要注意的問題
1.調查不宜多
因為調查要實地去操作,還要提前做調查方案的策劃,雖然對培養學生的能力有幫助,但是它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實行,所以調查也不宜多??紤]到學生周末的作業、休息和娛樂,所以可計劃每月一次,或一學期兩次。
2.調查內容不宜復雜
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交通、調查時間等),所以調查的內容宜選擇簡單、可操作性強的主題,調查范圍應在學生居住區域范圍,所以調查內容不宜復雜。
3.需要調查評價
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是必要的,但是不能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要對學生的調查給予一定的輔導和正確的引導,切忌“放羊式”,導致有的學生會為了調查而調查的走過場,所以要進行實時的督促和評價。調查評價包括質和量兩個方面的內容,“質”包括學生參加調查的態度、表現和取得的成果;“量”包括參加社會調查的時間、訪問和調查的數量和完成的內容等。根據實際情況,給予每個小組和每位學生一定的等級考核評價。評價的存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調查中。
五、結束語
社會調查研究法是研究性學習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地理教學中采用它,可以很好結合教材內容,將現實社會中的一些生動、典型的材料引入課堂,滿足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之獲得知識,提高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在社會調查中也很好地鍛煉了自己,真正做到了理論和實踐的結合。
參考文獻:
百度中關于社會調查研究法的概念解釋
http://baike.baidu.com/view/1680547.htm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4853f80
100clu7.html
作者單位:浙江省臺州市椒江區職業中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