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農村中小學英語教師的培訓關乎農村基礎教育的質量。全文首先分析了農村中小學英語教師培訓存在的問題,隨后從針對農村中小學英語教師的培訓模式提出了三點建議:注重語音培訓;發展案例培訓模式;用5E理念指導中小學教師的教學活動。
關鍵詞:農村中小學 英語教師培訓 5E培訓模式
當代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對新時代中小學英語教師的知識結構和教學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給當前中小學英語教師培訓提出了巨大的挑戰。農村經濟條件,信息技術條件都較差,著力改變農村中小學英語教師的培訓模式意義重大。
一、農村中小學英語教師培訓存在的問題
我國基礎教育的大部分學生在農村,而農村相對落后的經濟條件,信息技術條件使得英語教學往往跟不上英語學習與教學方式的變革需求。因此科學的武裝老師,是縮小農村與城市差距的可行方法之一。為此要根據農村中小學的特點,加強對英語老師的培訓。但目前農村中小學英語教師的培訓模式還存在以下缺陷:1.培訓模式單一,效果不佳。2.培訓內容脫離農村的實際條件。另外,農村中小學教師普遍存在口語,聽力較差的問題,因此他們對這方面的培訓較為關注,而實際培訓的內容則可能與他們的需求脫節。
二、農村中小學英語教師培訓模式探討
1.注重語音培訓
正確的語音、語調是英語教學的基本條件。農村中小學教師英語教師很多是中師畢業,他們的語音發音不太標準,而中小學學生處于學習英語的起步階段,錯誤的發音對他們后期英語學習有重大負面影響。因此在培訓模式上,應充分注重教師的語言培訓。(1)嚴格持證上崗制度。而且,對于合格證還可以采取分級制度,將發音、口語級別與考核、評先掛鉤。對于農村中小學英語教師匱乏的現象,應鼓勵優秀大學畢業生到農村中小學長期任教。(2)定期集中培訓,使教師獲得能用英語上課的能力和自信心。利用寒假和暑假,將中小學教師集中在一起,集中學習培訓是一種較好的方法。其次,鼓勵老師積極地使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并將這些常用語言標準化,程序化,使得教師既熟悉課堂管理,輕松自如駕馭課堂,又能學習英語口語。(3)鼓勵交流,注重互相培訓。通過交流的方式,如開展口語競賽、爭當優秀教師,教師巡回授課等可以提高教師積極性,同時又做到了英語教師之間的相互學習和培訓。
2.發展案例培訓模式
當前中小學教師課程改革相對較多,讓教師集中進行培訓的模式較為平常。因此在培訓過程中應充分發揮其集體效應,這就可以采取案例培訓模式,因為它符合一般教師的習慣,也為不同學歷層次的教師所理解。所謂案例培訓模式,就是有計劃、有意識地為培訓學員創設一個真實的教學場景,使教師的學習思維或教學決策處于某個或某些實際情景中。這種方式有利于教師身臨其境,并從中體驗師生情感,促使教師學習、探究教育理論和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對于農村中小學教師,可以組織他們一起觀看特級老師的授課錄像,并分段點評,因為特級教師所出的教學環境和農村有較大的差別,培訓學員就需要從這種尋找符合自身教學條件和可習慣之處,并為己所用。案例培訓模式的好處就在于,它為教師的授課樹立了一種模式和方法,教師可以采取模擬、創新的方式加以運用。而這也正是教師必須參與培訓的重要原因。
3.用5E理念指導中小學教師的教學活動
所謂5E,即“體驗/經驗(Experience),探究(Exploration),交流(Exchange),擴展(Extension),評價(Evaluation)”,其目的是指導教師,將教學要點設計為具體的語言學習過程或語言教學過程,并要求他們反思和探究這些過程。Experience,它是基于“體驗”的學習活動目標,是為學習感知和理解教學內容創造真實情境。Exploration,其目的是幫助教師在經驗和高層次的抽象概念之間建立聯系,如就學員體驗過、經歷過的內容提問,要求他們歸納這些體驗和經驗所蘊涵的教學原理,或者要求學員根據自己的體驗歸納某一教學技巧、教學方法或教學途徑的教學特點、教學原理和教學原則等。Exchange,即提供機會讓教師交流,相互探究結果,或就個人知識的可接受性和可應用性組織微型研討活動等,這有利于他們接受外部知識輸入。Extension和Evaluation,相當于信息反饋,如簡述培訓主題的要點、提出應用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等。5E是一種培訓模式,它有利于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以一種活躍但又嚴謹的思維進行教學。
參考文獻:
1.賀宇濤.注重對小學英語教師的語音培訓[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9(1)
2.鄭繼紅.中小學英語教師新課程培訓模式創新探索[J].新課程研究.2009(3)
3.藍衛紅.小學英語教師培訓課堂5E教學設計模式運用策略[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1)
作者單位:浙江省永康市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