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所謂培養語感,實際上就是培養學生的語言活動中的直覺思維和頓悟思維,而直覺思維和頓悟思維正是創新能力的內在源泉,是創新型人才所必須具備的重要品質。根據學生已有的語感水平和兒童的認知規律,教學時,要在聽說讀寫各方面注重語感的培養,采取“自悟語感—導悟語感—遷移表達”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的語感在反復的實踐活動中,得到了螺旋式的上升。
關鍵詞:新課程 培養 語感 重要地位
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感呢?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最基本的言語能力表現為語感,語感就是對言語的直覺感知能力。它的主要特征是直覺性和自動化。所謂培養語感,實際上就是培養學生的語言活動中的直覺思維和頓悟思維,而直覺思維和頓悟思維正是創新能力的內在源泉,是創新型人才所必須具備的重要品質。根據學生已有的語感水平和兒童的認知規律,教學時,我在聽說讀寫各方面都注重了語感的培養,采取了“自悟語感—導悟語感—遷移表達”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的語感在反復的實踐活動中,得到了螺旋式的上升。
一、自悟語感
兒童對于課文中的信息,在記憶貯存中找到與它相似的信息組塊以后,進行匹配與識別,從而理解了這部分內容,這種匹配與識別就是憑借語感進行的。在讀書時,讓學生聯系過去相似的生活經驗,通過想象與聯想,將課文中的文字符號轉化為生動、可感的畫面,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計劃地把難度適宜的課文,放手讓學生自讀、多讀、自悟,在頭腦中再現語言文字表述的圖像、情景,從而達到對課文直覺感悟的目的。
二、導悟語感
對于一些難度較大的課文,學生感到較新奇、陌生的內容,可利用形象刺激。在教學過程中,我利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進行實物形象、動作形象和言語形象的刺激,引導學生聯想和想象,左右腦協同運用,處理并儲存信息,利用直覺形象思維的幫助去感悟課文內容。在輸出信息的過程中必須借助語感進行情景表述,憑借語感進行修正。在內化的同時,遷移運用語感,從而培養了學生的直覺思維和頓悟思維。
三、遷移表達
遷移表達就是讓學生運用在課文中感悟到的表達方法、寫作方法進行一些口語和書面寫作方面的練習,使學生的語言感知力在實踐中不斷提高。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應該摒棄繁瑣分析,注重感悟。讓學生在教師的啟發、誘導和鼓勵下,用心去思考語言文字的內涵,去咀嚼語言文字的滋味,去體驗語言文字中蘊含著的思想感情。
參考文獻:
1.秦訓剛,晏渝生.《語文課程標準教師讀本》.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
2.張捷,王標.《小學語文實施難點與教學對策》.中國文聯出版社,2006.5
作者單位: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洋河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