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現代科學技術與學科的整合顯得越來越密切,然而如何將多媒體教學技術合理應用于語文教學中,已成為廣大語文教師廣為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多媒體 語文教學 合理應用
現代教育技術中的多媒體教學對于傳統教學中難以表述的內容、學生難以理解的抽象內容、復雜的變化過程、細微的結構等,都可以通過多媒體動畫模擬,局部放大,過程演示等手段予以解決,特別是在語文教學中更顯其獨具魅力的一面。
一、創設合理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強課堂教學的感染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入門的行道。傳統教學中枯燥的講解,煽情的演說都無法激起學生的興趣,也不能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而多媒體教學能撥動學生的心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其受到感染和教育。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材的不同特點,巧妙地創設情境,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在教學《荷塘月色》一文時我首先在輕音樂下讓學生欣賞月光下的荷塘景色,這種圖、聲結合的課件立即吸引了學生的眼球,更激起了他們要了解課文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合理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方便地突出教學重點,并有效地突破難點
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變抽象為具體,變無形為有形,通過聲情并茂的音視頻畫面,使學生更易于理解和把握所教學的內容。
在語文教學中我們運用多媒體的聲色兼備、圖文并茂等優勢來強化重點,突破難點自然效果明顯,但要注意太多的圖文畫面和影視資料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沖淡學習主題,進而影響學生對重點知識的學習,因此運用多媒體教學時不能離開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情況一味追求屏幕的“漂亮、精辟和豐富”,一定要考慮其媒體材料的科學性、必要性和實效性。
三、合理運用多媒體手段,實現教學模式的轉變,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如今的信息化時代,課堂教學的評價機制也已經發生了變化,教師是否能夠把知識講清講透已不再是重要的評價依據。所以教學模式也發生了根本的變化,由前臺的“演”變為了后臺的“導”,教師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了鉆研教材和如何為學生提供豐富有序的學習材料,為學生創設最佳學習情境,組織學生深入到學習過程中去思考研究,便于學生能在生動活潑的氣氛愉快而自覺主動地學習,讓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其積極性和主動性,真正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然而多媒體教學手段在語文教學中要真正做到合理應用還必須注意幾點:
1.要避免以視聽代替朗讀。語文教學強調要讓學生能在讀中感悟,讀則是語文教學中必要的環節。而多媒體課件集聲音、圖像、文字等多種信息于一體,極大程度地滿足了學生的視聽等感官需求,激發了學生對多媒體課件的極大興趣,于是很多教師便在這一方面大做文章,在課件中集中了大量聲音圖像信息,并在課堂上充分運用,但這樣一來,學生的思維反而受到了限制,不利于學生想象力的發揮。
2.還要注意不能忽視在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的過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課堂的主人,教學中不能一味地注重利用多媒體而忽視了課堂中應有的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的過程,語文教學的終極目標是實現人本教育,所以情感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尤為重要,教師在教學中要時刻把握住自己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和作用,重視師生之間的溝通,用自己的感情去感染學生,通過靈活和適當的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會對教學更為有效,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
總之,只有正確地認識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恰如其分地應用到語文教學中,才能實現以媒傳知、以媒生情,才能為學生認識過程的重點、難點服務,并為其感官提供愉悅的刺激,才能發揮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更好地服務于我們的教育教學。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市復興鎮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