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施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把學生培養成為對信息技術有著濃厚興趣的、能夠比較熟練地用信息技術來處理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各類信息的人,而不應該將他們刻意培養成為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就像生活中我們不能指望每個人都成為貝多芬和聶耳,但不能說不成為音樂家就失去了歌唱的興趣。那么如何實現好這一課程的核心教育目標和任務呢?我認為除了改革以往的教學模式之外,還應大力研發新教法。下面我想以《(PowerPoint)制作電子賀卡》一課的教學為例,從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方法的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情境啟發教學法
在計算機教學中,教師要常利用學科中豐富的內容,創設情境,為學生展示一些新知懸念,激發出學生的強烈好奇心,使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得到提高,并在此氛圍下,指引著他們去求知探索。在講《(PowerPoint)制作電子賀卡》一課時,我先出示了一張普通的賀卡,然后再出示了幾種類型的電子賀卡,有友情卡、節日卡、道歉卡、生日卡等,讓學生選擇:“你想看哪一類型的賀卡?”,最后讓學生比較:“普通賀卡和電子賀卡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歡哪一種?”。學生通過觀察比較,產生了對電子賀卡的喜愛及急于制作的欲望,生動的情境把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激發出來了。這個時候教師馬上板書課題,提出學習目標,就能夠使學生很快進入學習情境。
由此可見,興趣可以促使學生積極認知。學生的興趣不僅僅源于自身,還依靠教師的外部驅動。因此在教學中可以運用一定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習態度的形成和改變。
二、任務驅動教學法
所謂“任務”,是指學生按照教材或教師的要求去完成某項工作。任務是課堂教學的“導火索”,是問題提出的表現。在教學《(PowerPoint)制作電子賀卡》一課時,我在學生上機實踐前出示學習目標“能夠運用前面所學的PowerPoint程序中的背景設置、插入圖片、插入文本框、設置自定義動畫和插入聲音等知識點制作電子賀卡”,提出任務“今天我們就來制作一張電子賀卡”。經過這樣的安排,學生的活動就有了明確的指向性,注意力集中到整個目標的完成上,學生就會在目標任務的指引下,不知不覺地掌握教學內容。任務驅動教學法對主體性教學、發揮學生積極主動性、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培養創造性能力都有積極作用。
三、自主探究教學法
信息社會可以為學生建立開放、自主的學習環境,讓學生都能在自己的計算機上根據自己的水平安排學習進度,網絡和多媒體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學習資源,學生可以利用這些資源進行自主探究學習。
《(PowerPoint)制作電子賀卡》的教學過程中,我利用CAI課件和計算機網絡教室為學生提供了互助合作自主學習的機會,讓學生自主復習以前的知識點,制作賀卡。在每臺學生機中都有“學習目標”“相關知識點”“賀卡欣賞”等學習內容供學生上機瀏覽學習。在制作過程中欣賞、復習和制作的順序由學生自己定,學生通過“欣賞、學習、制作”或“邊欣賞學習邊制作”完成整個學習與制作過程。在這種環境下,教師的作用不再是單純的講授,而是學習的幫助者、促進者,學習資源的介紹者、提供者,而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自主學習,使主體性得以充分發揮,在探索中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新意識、創新能力。
四、協作式教學法
《(PowerPoint)制作電子賀卡》的教學環境是在一多媒體網絡教室軟件平臺上進行的。學生在制作電子賀卡的過程中,可以利用這一軟件平臺的功能進行互教互學、小組討論和小組解決問題等合作性學習活動。協作學習所使用的技術除了多媒體網絡教室軟件平臺之外,還可以利用電子白板、虛擬互聯網環境和互聯網環境下的BBS、EMAIL和主頁留言等。這種基于計算機和網絡的協作學習,強調利用計算機和網絡支持學生之間進行交互活動,學生在可以針對同一學習內容彼此交互和合作,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通過協同、幫助、分工等形式,達到對學習內容的深刻理解和領悟。
五、成功體驗教學法
教師不僅要激發學生心靈深處那種強烈的探求欲望,還應該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獲得成功的情感體驗。
《(PowerPoint)制作電子賀卡》教學中讓學生將自己制作的賀卡通過郵件服務器以電子郵件的形式送給自己的同學或老師,讓他們一塊分享制作者的成功和喜悅;還安排了對學習成果的評價環節,把學生好的作品,通過網絡廣播給全體,進行展示和評價,肯定學生的成績和創造,產生激勵效應,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
教學實踐中,我深刻地體會到,好的教學方法可以改變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提高教學效率,當然“教無定法”,我認為,不管如何,我們都應該充分重視對學生進行信息素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因為,創新是信息技術課程教育的靈魂,如果我們失去了這個靈魂,信息技術就會變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龍江縣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