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其次研究了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構建措施。
關鍵詞:信息技術 小學語文教學 構建措施
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小學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課文之間交流的過程。通過現代信息技術與語文閱讀教學的整合,能夠使信息技術創設使學生獲得獨特情感體驗的對話情境,讓學生在入境、析境、建構表達等一系列的過程中獲得意義建構,并借助信息技術提供的資源,進行拓展閱讀訓練,開闊視野,增加生活體驗。
一、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作用
1.可以拓展閱讀內容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多媒體和網絡信息量大、傳輸快,用來搜集信息、擴展知識、開闊視野,有著極大的優勢。利用這一優勢對閱讀內容作一些適當的補充,如作家生平、作品背景、課文內容涉及的相關資料等,既能讓學生在充分涉獵的基礎上自主學習,也有助于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
2.激發學生興趣
小學生年齡小,好奇心強,對感興趣的事物總是愉快地去探究。因此,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興趣尤為重要。長期以來,小學的各科教學無不把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首要任務來抓。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也不例外,但一直只是停留在“空洞說教”這一層次,手段單一,方法老套,教具不多,色彩單調,畫面缺乏活力,很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使閱讀教學收不到好的效果。
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在色彩、動畫及表現手段上比其他教學手段更加形象、生動,立體感強,特別是聲音、圖像給人以極大的震撼,是其他教學手段所無法比擬的,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學生在對語言文字深刻理解的基礎上,通過信息技術的演示,豐富了頭腦中的表象,拓寬了思維空間,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不時地迸出創新的火花。在教師的啟發下,學生興致勃勃,自由討論,紛紛為懷丙和尚出謀劃策,教師讓學生把他們想出的好辦法輸入電腦演示出來,學生的創新成果得到及時反饋。學生享受到了成功的快樂,更增添了自主探究的興趣。
二、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的構建
針對傳統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整合的模式要重視學生主體性的體現和獨特感受與體驗,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民主、平等、和諧的氛圍,為學生與課本、教師與課本、師生、生生之間的對話提供可能,具體體現在:
第一,為教師、學生、課本之間的對話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進入情境,使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成為可能。
第二,呈現內容,引導生本對話,建立對課文內容、層次及主體的表征系統。
第三,為學生提供任務情境和相關資源,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獨特體驗。并借助信息技術進行表達、交流和建構,進行生生互動。
第四,提供信息資源,加大學生閱讀量,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終身學習的能力。
基于以上四點,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整合模式的基本結構如下圖所示。
整個教學過程分為四個環節,分別是入境、析境、建構表達和拓展訓練,基本操作流程為:
1.引導:首先要創設一個良好的情境使學生產生主動對話的愿望。引導是學生進行初步的生本對話的過程,是學生對包括超課本在內的多種課本素材進行個性化解讀的過程。為了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教師自己首先要對課本進行個性化解讀,避免在引導學生的過程中自身的主體迷失。然后,借助信息技術呈現多種媒體形式的內容,創設對話情境,引導學生進入其中,使學生通過與多種課本的初步對話建立所學知識與自身已有知識的聯系。
2.解析:按照對話理論,學生對文章的脈絡與層次的理解不是通過教師的分析講解和灌輸獲得的,而是學生在生本對話的過程中獨立建構而成的。信息技術創設的對話情境,調動了學生進行主動對話的積極性。解析就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主動對話建構課文內容的過程。教師主動轉變角色,不再對課堂絕對控制,將作用體現在對話題的調控、對交流的引導以及交流過程中對學生的鼓勵和評價上,還體現在根據學生的理解狀況,適時地提出能促使學生進一步思考的話題,給學生搭建適當的“對話平臺”。學生借助信息技術創設的對話情境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析境”,改變了傳統閱讀教學中教師講授分析,學生被動接受的局面,充分發揮學生在對話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
3.建構表達:學生在對話的過程中,獲得了獨特的感悟和情感體驗,產生了交流的愿望,希望能與同伴交流對話心得,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使自己的認識得到肯定和鼓勵。這時,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對話就顯得尤為重要。信息技術為進行多維閱讀交流和協作互補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在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師通過對學生的交流愿望加以引導,及時給予鼓勵、評價和反饋,并把交流引向深入,使學生在不斷的交流與反饋中,認識得到深化,情感得到升華,達到更深層次的意義建構。
4.拓展訓練
隨著閱讀和對話的不斷深入,需要教師從“縱向深入”和“橫向延伸”兩個方面來拓展話題,實行開放式的對話教學。從“縱向深入”這個方面來拓展話題,目的是引發學生對話題的實質性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產生更加深刻的感情。而從“橫向延伸”這個方面來拓展話題,目的則是通過把話題延伸到課外,開發課程資源,擴大學生的閱讀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三、結論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能夠引發學生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獲得新的發展動力,拓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空間,得以更高效、深刻地內化為學生的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劉儒德.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4.(2)
2.何克抗.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意義[J].教育研究.2002.(4)
3.胡明道.閱讀教學現狀探因[J].語文教學通訊.2004.(7).6~9
作者單位:江蘇省高郵市湯莊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