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鳳頭、豬肚、豹尾”。一節好的數學課的課堂導入就好比“鳳頭”,新穎的導語,巧妙的導入,一開課就能吸引住學生,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使學生的思維處于亢奮狀態,主動地去獲取知識。
因此,如何設計課堂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已成為我們一線教師迫切需要研究的問題。
一、課堂導入技能類型
處理好課的導入能激發學生的熱情,會收到好的教學效果。歸納起來有如下幾種方法:發現導入法;趣味導入法;設疑導入法;故事導入法;類比導入法;直觀導入法;游戲導入法;提問導入法;情境導入法;銜接導入法。
1.運用故事或生活實例導入新課
《新課標》強調:“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規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的理解”。比如:在講解圓一節時,用“破鏡重圓”的故事等等。
2.運用演示教具或實驗導入新課
教師在講授新課之前利用某種教學媒體向學生展示一些與新課程密切相關的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注意引導學生觀察,并根據展示的內容及時提出問題,使學生自然地過渡到新課的學習中去。
3.運用設置疑問導入新課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認為:“思維從問題、驚訝開始。”課堂教學中,適當的問題可以使學生產生疑慮困惑,積極思考,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探究,讓學生有所發現。
二、課堂導入的注意點
教師善“導”,學生方能“入”。但無論哪種導入都要重視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規律及數學實際,并根據具體教學內容科學設計、靈活運用。
1.要有目的性
引入新課時所選用的材料必須緊密配合所要講述的課題。教師設計任何一種導入,都要十分清楚為什么要這樣設計以及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會產生怎么樣的影響。
2.要有高效性
新課引入時不能信口開河,夸夸其談。占用時間過長,就會喧賓奪主,影響正課的講解,應該簡潔、準確。
3.要有靈活性
導入新課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應該靈活運用各種方法,符合本班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
總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學課堂的導入形式是千變萬化的,多姿多彩的。無論用哪種方式導入,必須使問題情境結構、數學知識結構和學生的認識結構三者和諧的統一。以創設良好的導入技能為教學中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達到培養創新意識的目的。
作者單位:鹿泉市實驗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