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教育,多媒體已成為了教師的重要教學手段。在課堂教學中,單靠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發展。多媒體教學已替代了“一張嘴、一只粉筆、一塊黑板”的所謂“三個一”教學模式。多媒體不僅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活躍學生的思維,拓展學生的想象力,而且還能提高課堂效果,優化課堂結構。它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但是,并不是說有多媒體的課堂就一定是好課堂,就一定能讓學生學到知識,就一定能使學生得到好的發展,有時反而還會起反作用,還會誤導了學生。
一、濫用多媒體以求好評
多媒體作為現代的教學手段,在有的教師看來,特別是在公開課、觀摩課、競賽課上,他認為多媒體用得越多越好,就把錄像、錄音、幻燈片、圖片等都用在了課堂上。因為在當今的評課中,多媒體確實占了很大的比重,這樣卻適得其反。學生對這些聲音、圖像確實非常感興趣,但這使很多學生只觀看和欣賞這些所謂的多媒體了,而忘記了學知識,特別是好奇心又極強的小學生,只關注了其中的聲音、圖像,而忘了自己在上課、在求知,并沒有學會其中的知識。一節課下來,一會兒放錄音,一會兒放錄像,一會兒看幻燈,整節課就是一節媒體展示課。對于課堂氣氛而言,不用說都是很活躍的,這種課學生就好像在錄像廳里度過的一樣,氣氛會不活躍嗎?但學生會學到知識嗎?可見,一堂課要選擇什么樣的教學媒體要根據教學內容而定。每個教師在授課之前必須深入鉆研教材,分析學生的特點,確定本堂課需要使用什么樣的電教媒體,需在哪些環節使用電教媒體,千萬不能覺得用得越多越好,有時候電教媒體用得越多反而越起反作用,恰恰得不到好評,起不到引導學生學知識的目的,所以說電教媒體不能亂用,更不能濫用。
二、時機不當,擾亂課堂秩序
對于多媒體這種新型的課堂教學工具,有的教師只是在公開課、觀摩課、競賽課中運用,是為了應付用之。平時不常用,對多媒體的使用就不熟練,就導致找不準運用的時機,單一地認為只要用上電教媒體就算是好課了,其實不然。如果只是為了應付而運用的話,還不如不用,還不如以前的老傳統“一張嘴、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教學模式。例如在語文課上,在講解課文之前,一般都由學生先自讀自學課文,有的教師就想證明一下自己運用了電教媒體,然后就運用了錄音來替代學生讀課文,但學生會因此而放松自己,不會自己自覺地去深入理解課文,這就失去了自讀自學的意義,這樣做的缺點一是把學生教懶了,二是絕大部分學生根本就沒有認真去學課文。要放錄音,就應該在教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時運用,這樣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有的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由于為了完成任務,在提出一個問題讓學生思考時,連時間都不給學生,就立即用幻燈片的形式把答案展示了出來,這樣學生沒有充足的思考時間,就扼殺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學習上的惰性,這樣的課堂還算得上真的課堂教學嗎?這只是教師自己在講臺上搞單口相聲罷了。這種教學模式下的學生還能學到真正的本領嗎?
三、教師“導”不到位
現代教學觀念主張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在運用電教手段的教學模式下,教師的主導作用還要比常規教學模式下高。特別是在小學低年級,對教師“導”的要求還要更高。所以說就必須要求教師在備課的時候精心設計,在使用時做好真正的“導”的作用。每使用一樣媒體,都必須先向學生提出要求,看具體是要求學生看什么、如何看、聽什么、如何聽,看了之后聽了之后應該思考什么、解決什么樣的問題,都要有明確的使用目的,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開闊學生的思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通過自己的思維來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使學生能利用電教媒體和書本知識銜接起來。如果教師在使用電教時沒有很好地做到“導”的作用,就不能起到電教所能起的作用,反而還會使課堂死氣沉沉,思路不清晰,亂成一團,導致課堂教學效果極差,從而也就誤導了學生,還不如以前的“三個一”的老傳統教學模式。
作者單位:云南省昭通市威信縣水田鄉龍洞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