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任教的這所高中地處蘇北地區,很多學生家長外出打工,這些學生從小疏于管理,久而久之,成績逐漸退步。但他們卻有著很強的自尊心,并且渴望別人的肯定與關愛。對于這些學生,他們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如果因勢利導,勤于交流,加強管理,他們一定會重新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使他們由“邊緣生”轉變成品學兼優的有用之才。
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我努力做到用心去傾聽他們的心聲,用關愛引導他們,在批評時還注意呵護他們的顏面。
一、用心去傾聽他們的心聲
很多班主任都容易犯這樣的毛病,表面上在認真聽對方說話,實際上,還照著自己的慣性思維來思考問題,再去回應對方。不仔細傾聽對方的講話,并理解對方,只是居高臨下地指責和說教。這樣的結果,只能會使他們有了問題也不愿意向你匯報,交流與溝通自然沒辦法有效地進行。
這時候,我往往先采用較為肯定的傾聽方式,從而讓交流變得融洽而順暢。下面是我班主任手冊上記錄的一段談話。
陳文科:老師,我厭倦了目前的數學學習,每節課都很無聊,我想我不是學數學的料。
我:這么說,你有些氣餒吧。
陳文科:可以這樣說吧。我的數學成績一直不好,所以學期剛一開始,我就積極對待每一節數學課,可是,還是得不到數學老師的肯定,學習上也沒有多少成就感。
我:你感到數學老師對你放棄了吧!
陳文科:我要是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地方,為什么不直接批評我呢?我知道我的數學不好,所以我的要求也不高,我只是想得到老師的肯定,這樣我在同學中間也有面子。可是我的這樣一點希望在每一節數學課上慢慢流失了,所以我一上課就覺得沒意思。真的感到被放棄了,我也想放棄數學學習了。
我:你有這樣的想法也很正常。誰不想得到別人的肯定和贊揚?只要你能繼續努力,就一定會提高成績的!
陳文科:謝謝老師的鼓勵,我會繼續努力的,看我以后怎樣學好數學并贏得別人的肯定吧!
師生之間的交流也是人際交往的一部分,它源于人的內心,理解并接受對方,卻不將自己的建議強加于人,對方必然會對自己充滿信心,更樂于和你交談,對你的意見或建議更感興趣。
二、用關愛引導他們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教育的全部真諦在于一個‘愛’字。”尤其是這些遠離父母的“邊緣生”,他們的內心更渴求老師的關愛。如果老師對他們冷嘲熱諷,惡語相向,那么他們的內心世界也就可想而知了,又何談成績的提高?
暑假開學沒幾天,學校德育處領導跟我說,我班一個叫胡洪江的學生在校門口開著一輛小汽車,要開到校園里來。我馬上來到門衛那里。我沒有把他帶到辦公室去,而是直接坐到小車里去。他驚訝萬分,誠惶誠恐坐在我旁邊。經過了解,他利用暑假時間拿到了駕照,駕照發到手,就按捺不住心里的激動,租了一輛車開到學校來了。我語重心長地對他說:“你家離駕校那么遠,每天早出晚歸,再加上這個暑假天氣那么熱,學車肯定不容易吧?”滿以為會受我批評的胡洪江一臉驚詫,不好意思地低下頭。看到他的表情,我又跟他說:“學車中的倒樁移庫,你感覺怎么樣?”“特別難。”胡洪江不假思索地回答,“就這一項就練了好多天,一個動作不知重復多少遍,駕駛室內溫度又高,我有時都熱得頭疼。”“你覺得學車需要什么?”“需要耐心、恒心,還需要思考。”“學習也是一樣,把你的這種勁頭用到學習上,你會得到比學車更好的效果,只要你愿意付出,考上一所好大學是不成問題的!再者,你父母在外打工,讓你在家好好復習功課,還讓你去駕校學車,是為了不讓你感到孤單,更主要的是想讓你有一技之長。還有一點,你在駕車方面還是個新手,要是真想練的話,最好是在周末,找個有經驗的駕駛員陪你練,這樣既能保證你的安全,也能保證別人的安全。”聽到我的一番話,胡洪江抬起頭,堅定地對我說:“老師,我錯了,請您相信我,我以后一定會把學車的勁頭放在學習上!”
在這件事情上,我沒有批評他,而是全面辯證地看待他。首先肯定了他的付出,這樣就有了進一步交流的氣氛;然后把話題從學車轉到了學習上,讓他看到了自己完全有能力把學習搞好。這樣飽含關愛的話語很容易激起學生情感的共鳴,從而引導他們重新揚起理想的風帆。
三、在批評時還要呵護他們的顏面
“顏面是一種非常脆弱的東西,就像一朵玫瑰上顫動欲墜的露珠,要極為小心地對待它。”處在高中階段的這些“邊緣生”,他們即將進入成年人的行列,有著很強的自尊心,特別要面子。他們喜歡聽好話,聽表揚。但是,在他犯了錯誤的情況下,作為班主任不得不說一些他們不愿意聽,不樂意聽的話。這樣,就很容易使交流無法進行下去,不但達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會使問題變得更為復雜。所以,班主任要了解學生的這些特點,在批評時還要注意維護他們的面子。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作為一個心智還不成熟的高中生,他們不可能不犯錯誤,我們在處理這些事情的同時,也要保全學生的顏面和自尊,那么學生既會感激你的理解、大度,也會記住教訓,改進不足,提高自己。這樣的結果,何樂而不為呢?
作者單位:江蘇省邳州市八義集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