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總結出進行初中數學系統復習的策略:回憶重現,使知識鞏固化;查漏補缺,使知識完整化;融會貫通,使知識系統化;綜合應用,使知識實用化。
關鍵詞:初中數學 復習 策略
初中數學系統復習大致可以分為四個步驟:
一、認真閱讀教科書和有關筆記等資料
圍繞數學復習的中心課題,要認真地看書、看筆記、看作業和試卷,才能提高閱讀數學相關內容使掌握的知識迅速回到原來曾經達過的水平。當然,在閱讀過程中,如果發現了不懂的問題要及時弄懂,發現了沒有記住的知識,要想辦法記住。
在閱讀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以大綱為依據,以課本為主,圍繞課題這個中心,抓住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則,領會文章主旨。
2.閱讀前,盡量采用嘗試回憶的辦法,先自己考考自己,看看獨立掌握知識的情況,可以拿張草稿紙,在上面把回憶的線索寫出來。如果堅持把回憶和閱讀結合起來,并堅持多思考,閱讀時就會更加專心。
3.閱讀速度要根據知識掌握的實際水平來決定,不平均使用力量,凡是學的較好的部分,就可以很快地過一下;掌握得不太好的部分,則要多花點時間,并留下記號,以便在以后的學習時提醒自己。
4.在回憶、閱讀、思考的過程中,要隨時想著怎樣把自己的思考成果用筆記本的形式固定下來。有了好的想法要隨時記下來,作為下一步整理復習筆記的原始材料。因為系統復習的過程比較長,好的想法不隨時記下來,復習到后面就可能把前面的忘記了,這很可惜。
二、精心整理出數學學習的筆記
1.通過艱苦的思考,終于形成了完整而又系統的知識,應當十分珍惜這個學習成果,并及時用復習筆記的形式,把它記下來,使這些學科成果,可以長久地保存下來。有了復習筆記,可以使學習保持連續性。再復習時,就可以迅速回到原來曾經達到的最高水平,以這高水平為起點,可再進行更深一層的學習。這樣,復習筆記變成了學習進程中的“里程碑”,從而保持了學習的連續性,避免學習時一次又一次地簡單重復。
2.有了復習筆記,有助于實現知識的“繁而雜”向“少而精”的轉化。不少學生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終于把厚厚的一本書變成了薄薄的幾頁筆記;把一個復雜的專題變成一張系統表;把容易混淆的概念變成一張比較表。有了復習筆記,時常拿出來看看,可以起到提綱挈領、強化記憶的作用。因為一看筆記本,就能迅速抓住知識的全局、重點、難點以及內在聯系,又由于是自己整理的,印象深刻,所以是一份難得的“備忘錄”。
3.有了整理復習筆記的愿望,復習起來就會更加專心。愿望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還要進一步考慮怎樣把已經形成的“知識之網”用最形象、最簡明、最醒目的方式表達出來,這種考慮本身就推動了復習時的思考。沒有整理筆記的愿望,系統復習時就容易分心。
4.整理復習筆記時應注意些什么問題呢?(1)復習筆記要能反映知識的系統,應重點把數學概念和原來的聯系和區別反映出來,做到一看復習筆記就可以從整體和全局上把握某個專題知識,換句話說,就是要把“知識之網”展現出來。(2)復習筆記要力求簡明扼要,一目了然。千萬不要變成課本的再版或課題筆記的再現,不要寫得密密麻麻一大片。(3)復習筆記一定要適合自己使用,具有個人的特點,自己掌握好,記得牢的地方,筆記上要簡單些,而自己掌握不好的地方,詳細一些。因為是自己看的,可以用一些符號、簡稱,使之更好用。(4)復習筆記既是自己心血勞動的結晶,又是知識的精華,一定要保存好,以便隨時取用,經過多次使用,直到熟記為止。從這個意義上講,要復習筆記,正是為了最終不要復習筆記。學習優秀的學生正是在反復的學習過程中,隨著認識的深入,而使筆記越來越精煉,直到抓住知識的精髓,完全離開筆記本為止。
三、精心組織有針對性的練習,鞏固所學知識
閱讀和整理主要是為了解決知識的深入領會和鞏固的問題,當數學知識系統化以后還該干什么呢?要做一定數量的習題,通過做習題去發現問題,然后再深入地讀書鉆研,加深體會,繼而再做習題,這個過程是可以不斷深入進行的。當然,在練習后,還要認真地把自己曾經做過的與專題有關的全部習題進行分類整理,這項工作在系統復習的后期進行為好,整理后再做有關習題,會感到容易得多。
四、熟練掌握大綱規定的基本內容
現在的重大考試,題量都比較大,如果知識掌握得不熟練,在考場上就往往完不成任務。因此,對自己要提出更高的要求,知識不僅要弄懂,還要記牢;不僅要記牢,還要會運用。不僅學會運用,還要能熟練地、高效率地解決問題。當然,根據學科的不同特點,對熟練也有不同的要求,不能一律簡單地理解為背得熟,解決快。實驗科學的動手操作,也要達到熟練的程度。
總之,如果一個學生能在數學預習、上課和課后復習的基礎上,堅持每周有小結,每章有總結,每個專題有復習,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不同水平上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多層次的系統復習,那么所學知識的質量就會越來越高。
作者單位:江蘇省洪澤縣岔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