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化學知識是有機聯系的,初中化學知識是高一化學知識的基礎,高一化學知識是初中化學知識的延伸、拓展和提高。這一階段學生學習狀況的好壞,直接影響他們的學習興趣和選科方向。然而,目前初、高中化學教學存在著脫節現象,這一現象在農村中學特別嚴重。做好初、高中化學教學的銜接工作,使初、高中化學教學具有連續性和統一性,使學生的化學知識和能力都銜接自如,是擺在我們高中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任務。
一、造成初、高中學生化學知識脫節的原因
1.教材自身的原因
初中化學教材涉及的大多是基礎知識,理論性不強,抽象程度不高。高中教材與初中教材相比,其廣度和深度明顯加強,由描述性知識向推理知識發展的特點日趨明顯,知識的橫向聯系和綜合程度有所提高,研究問題常常涉及本質,在能力要求上也出現了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飛躍。
2.教師方面的原因
高中教師對初中教材的知識點、教學要求、特點了解不多,往往沒有處理好初三年級與高一年級教與學的銜接,就開快車,抓進度。有的對教材深化延伸過多,有的竟然講起了難度較大的高考題,有的對化學知識講得面面俱到,課堂欠活躍,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展,易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
3.學生方面的原因
有的學生經過初三一年的緊張學習后總算進入了高中,便有了喘口氣、歇下勁的想法,因而思想松懈,學習沒有緊迫感;有的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態度不端正,缺乏進取精神;有的堅持在初中時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過分依賴老師,或者只會死記硬背,缺乏學習自覺性和自主性;有的則違反學習活動的一般規律,不遵循科學的學習方法,忽視基本的學習過程和環節,課前不預習,課上不記錄,課后懶得做作業。
二、高一年級化學教學的對策和方法
1.循序漸進,注意初、高中知識的相互銜接
要想搞好初、高中知識的相互銜接,老師就要在學生學習高中教材前,給學生從宏觀上介紹本門學科的特點及其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激發學生興趣,引起學生的足夠重視。同時要向學生介紹學習高中化學知識的方法及注重事項,使學生轉變學習策略,做好各方面的精神準備。
2.轉變觀念,鉆研大綱和教材,更新教法
現行教材在教學內容的編排、教學要求、教材的趣味性、引導學生創新精神等方面,甚至一些細小的地方,如電子的表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的表示等都與舊教材不同。此外,現行教材還設有“資料”“閱讀”“討論”“家庭小實驗”“研究性課題”等欄目,這意味著學生的學習活動不再是被動地接受,而是主動地參與。這不僅要求學生掌握知識,還要求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研究。新教材的這些特點,要求教師要轉變教學思想,改變教學方式和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努力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挖掘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
3.注重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上下工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自學能力、科學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實驗創新能力和應變能力等。要培養這些方面的能力,就必須運用啟發式教學,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思考問題,消化、吸收課本知識,從而生成新的知識。
4.加強學法指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的各個環節,研究學生掌握基本學習方法的訓練途徑,針對每個環節的特點,加以具體指導,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此外,針對化學學科的特點,對學生進行“學習策略”的教育和學法指導,尤其應注意化學概念的形成及同化策略、化學知識與技能的遷移策略、化學問題解決的信息加工策略等。
5.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拓寬知識容量
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為進行現代教育提供了便利的條件。教師要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去組織教學,促進教學的現代化。計算機輔導教學、多媒體教學是當今現代化不可缺少的硬件。教師要根據化學課堂教學的特點,充分利用這些條件,努力促進課堂教學的改革。要在備課上下工夫,既要注意增加課堂教學知識的容量,又要有效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總之,要想切實抓好高一化學教學,教師既要加強職業道德修養,不斷深化對專業知識的學習,熟練掌握各種教學技能,又要努力鉆研教學大綱和教材,針對學生年齡實際和認知實際,在教學方法上注意初、高中知識的銜接,保持初、高中知識的連貫性。還要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指導他們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使學生盡快適應高中化學的學習。
作者單位:江蘇省黃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