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我市近幾年中考語文現代文閱讀試題,其重點是理解詞語、文句、文段、文章的內涵,并能進行適當的欣賞、評價和遷移等,絕大多數是以簡答、闡述等主觀題型出現,注重評價作品、談論感受、自由賞析、表達創意等。在這樣的要求和形勢下,我們初中語文老師該如何引領學生復習,以提高學生的答題能力呢?我想做以下嘗試:
一、分項訓練,授之以漁
按照中考現代文的考點從解釋詞語的語境義、詞語深層含義的理解、領會句子的深層含義、理解文意概括具體內容、品味語言等方面展開,復習中要注重方法指導和實際舉例和演練。
1.解釋詞語的語境義、深層義的方法。先依據平時積累,判斷詞語的字面義;再聯系上下文,找出與該詞匯有關的出處,判斷啟發詞語的感情色彩、修辭手法,進而在通讀全文、理解文章內容的前提之下,結合具體語境,寫出其在文中的隱含義即語境義;具體的解詞方法可用找近義詞法、分析綜合法、比喻形容法等。
2.理解句子的深層含義的方法。分清含義的類別,確定是弦外之音還是言簡意豐,是寄深于淺還是托物寓情。按照類別,區別對待,展開聯想,確定句子的實際義。善于抓住關鍵詞語,如強勁有力的動詞,富含感情色彩的形容詞以及一些特殊的虛詞,去理解句子的含義。應從在文中結構上的作用去理解句子的含義等。具體的答題方法可用的格式:這句話用了……表現手法(修辭方法,動詞,以景寓情)+結合內容的分析。
3.概括段落或文章要點的答題方法。首先,尋找段落中的明顯信息,如開頭的總起句、結尾的總結句、承上啟下的過渡句等,這些往往就是段意的提示。要學會恰當利用段中的提示性語言標志,如“總之”“因此”“其實”“這就是說”等等。
4.語言賞析題。此類題型比較開放,我們就教給學生相對開放的一些品味方法:運用修辭方法的語句可以從它表達效果即所用修辭效果方面來品味;用詞準確生動的可以用換詞法、比較法來考慮它的表達效果;含蓄雋永的語句品味方法則要利用抓住關鍵詞、結合語境、分清含義類型、結合文章的主旨等某一方面來考慮;引起共鳴的語句則要聯想自己的生活經歷來品味。
5.開放探究性題目。常見的有四種題型,如是否同意作者的觀點,請簡述理由類;聯系生活實際,談談你的理解或看法類;談談你對人物形象的看法類;結合具體文本談看法類。
二、按文體復習,以訓練為主線
現代文閱讀一般分為記敘文閱讀、散文閱讀、說明文閱讀、議論文閱讀。復習中首先按照文體特點,結合語段教給學生具體的分析方法和可能出現的相關題目的答法,訓練學生整體把握的能力與方法。比如,如何探究一篇作品的主題,首先讓學生明確作品主題指的是作品表達的基本思想或說明的主要問題,它表明作者對客觀事物的評價及態度。然后教給學生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格式):文章通過……(事),表現(或反映,贊揚、歌頌、提示、批判等)了……(精神、品質、社會現象等)。
三、綜合訓練,強化鞏固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精心設計的閱讀題,老師進行針對性指導和試卷講評,通過組織討論等活動以達到鞏固知識、提高能力的目的。及時安排模擬測試和綜合考試,增強學生在心理上和考試能力上對中考的適應性。
總之,在現代文閱讀復習中如能針對學生的實際,攻克薄弱環節,鞏固知識點的基礎,加強能力的訓練,注重指導解題方法,強化良好的閱讀習慣和心態,就能在中考中取勝。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