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緊張的高三學習中,我們教師如何進行有效地教學,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教會學生運用一些學習策略呢?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學會學習、學會反思,是我們進行有效教學的一個有效途徑。
關鍵詞:有效教學 學習策略 提綱 結構網絡圖
讓我們先了解一下什么叫有效教學。有效教學指的是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即學會運用學習策略,解決實際問題。
學習策略的研究始于1956年布魯納等人對人工概念學習的研究工作。目前,國內外關于學習策略的定義有以下幾種主要觀點:
1.學習策略是信息加工的具體方法或技能。主要是有溫斯坦和梅耶和尼格尼等人定義的。這些學者強調學習者對信息的編碼、儲存、提取等加工活動全過程的調控技能。
2.學習策略是對信息加工過程的調控技能。加涅認為,認知策略是學習者用來調節自己的內部注意、記憶、思維等過程的技能,其功能在于使學習者不斷地反思自己的認知活動。
3.學習策略是信息加工與對信息加工過程進行調控的統一體。丹塞雷認為,信息加工過程的方法是學校策略,對信息加工進行調控的技能也就是策略。前者是基本策略,后者是輔助策略。
而國內學者一般認為,學習策略是指學習者在學習活動中有效的學習的程序,規則,方法,技巧及調控方式。而且強調理解學習策略的含義應把握以下三點:(1)凡是有助于提高學習質量,學習效率的程序、方法、規則、技巧及調控方式均屬于學習策略范疇。(2)學習既有內隱,外顯之分,也有水平層次之別。它既可以是外顯的程序步驟,也可以是內隱的思維方式。同樣屬于復述策略。(3)學習策略是個體學習能力的重要尺度,是制約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是會不會學的標志。
學習策略是學習者經過對學習任務、學習者自身特點等各方面的分析,反復考慮之后才產生的方案或謀劃,是以追求最佳效益為目的的。知識的學習是學校智育的重要目標之一,如何根據學生學習的心理特點將知識有效地傳授給學生,使學生能夠在學習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我們教師在教育時所關注的問題。在高三緊張的學習中,學生如何能在有限的時間里,學會學習?學會利用熟悉的學習策略來提高學習效率是學生的理想。在高三英語的第一輪復習中,老師一般重視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傳授。例如,我在傳授倒裝的知識時,我就利用了好幾種學習策略。首先是復述策略,通過讓學生復述相關的例句,讓學生回顧他們能記得的句子。接著采用列提綱的組織策略將相關知識點組織起來。倒裝分為部分倒裝和完全倒裝,下面是提綱:
部分倒裝Only+狀語So—as/though—if否定
完全倒裝1.以now,then開頭的句子2.here,there放在句首3.表示地點的介詞短語置于句首4.V+adv副詞放在句首5.為強調把表語置首6.Such放在句首+雙引號的內容前置
在此提綱中,可以將倒裝的內容全部概括起來,利用幾種不同的方法,像關鍵詞法,only+狀語,so,否定;聯想法,由so聯想到as,though,再由as聯想到if,在完全倒裝句中,now和then簡單概括為“時”(時間),而把here,there,介詞短語和v+adv等簡單概括為“空”(空間),聯想記憶一下表語前置,因為他們都是為了強調。再加上后面的such和雙引號,總共可歸納為“時,空+雙引號+such”四點。這樣學生就可以很好地掌握所學的知識。學生就能夠在理解的基礎上,利用提綱記住相關的知識,同時教學效果也會有相當大的提高。
除了利用提綱的方法,還可以利用制作結構網絡圖的方法來圖解各種知識點是如何聯系的,也就是先提煉知識點,然后圖解他們之間的關系。美國的心理學家布魯姆認為,人類的記憶首要問題不是儲存而是檢索,而檢索的關鍵在于組織。結構網絡圖就是一種最好的知識組織方式。制作網絡圖的過程就是組織材料,建立記憶檢索框架的過程。
綜上所述,通過利用學習策略,學生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積累知識,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張大均.教育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楚州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