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習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學生成績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復習的方法和技巧。高二年級的生物教學按教學計劃上完教材之后,緊接著就是組織學生進行全面系統的復習。為克服復習時間緊、內容多、任務重的困難,提高復習課效率,我在教學中注意“六個結合”,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一、復習基礎知識與構建知識體系相結合
高考試題年年變,而解題所依據的基礎知識卻是相對不變的,所以扎實的生物學基礎知識是學生取勝高考必須具備的。復習時,首先,要讓學生牢牢把握生物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理論的掌握必須建立在對諸多概念的正確理解上。其次,要注意知識的縱向銜接,使知識連成一片。再次,要關注知識的橫向聯系,使知識更加系統化、立體化。生物學科中的章節之間既有遞進關系也有并列關系,內容互相聯系、互相滲透,因此,我們要牢牢抓住生命的基本特征這根主線,豐富知識的內涵,擴大知識的外延,把生物知識匯成一張完整的網絡。我們要指導學生學會把某一理論放在整個生物理論體系中加以考慮,并通過實例來深化、拓展,使自己對生物理論的掌握更加完善,運用起來更加精確。
二、圖案和文字相結合
在現行的高中生物課本中,有大量的插圖。這些圖像概括性強、生動直觀,是對課本內容的高度濃縮和升華,其作用是語言、文字無法代替的。從近幾年生物會考的試題來看,圖像和圖表分析題都占有相當大的比重。有些圖像又直接或間接地來自于課本。這就要求我們在復習時應重視課本圖像的復習。而實際上在總復習的過程中,師生往往忽視對圖像的復習,片面認為只要把課本中的基本知識、基本原理記住,也就萬事大吉了。這樣復習的結果,必然是事倍功半,成績不夠理想。針對這種情況,在進行復習時,應強調學生讀文對圖、看圖釋文、文圖活用、讀圖解題,使圖文充分結合。教師講解時,應該重視圖的作用,以圖引文,以圖釋文,而絕不能忽視圖的作用。
三、基礎題和較高要求的能力題相結合
在復習中,設計適量的練習題,有助于增強學生對所復習知識的掌握和鞏固。但所選習題要把握難易度。難題、大題和易題、小題在復習考試中各有其作用。一般來說,易題和小題偏重于打基礎,主要是對學生基礎知識掌握情況的考查;而難題、大題是建立在易題、小題的基礎上,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查。在總復習時,應當注意難易結合,立足于以小題、易題打基礎,以大題、難題促提高,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復習水平和應試能力。
四、講解、練習、評價相結合
復習中最重要的環節就在于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一個個知識點,并逐步形成知識的網絡和系統。只有把這一基礎打牢固,才有可能進一步提高,而僅僅靠做題是難以達到上述目的的。在復習時,教師一定要把引導學生理解好課本上的基礎知識放在第一位,同時要安排適當的練習以深化對課本知識的理解。講要立足于基本知識點、考點、知識的連接點、生長點;練要突出重點、難點、關節點和易混易錯點;練習之后還要進行必要的評價。通過精練、精評,使每一次練習都能有所收獲。確保學生牢固掌握知識,不斷提高能力。
五、掌握知識與培養解題技能相結合
生物學科有其自身的特點,學生既要熟練掌握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做到提取準確,遷移靈活,運用合理。又要學會運用這些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還應向學生傳授一些學習方法和解題技巧。這樣,才能靈活應對考題中設置的新情景、新問題。
近幾年生物學高考題目主要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類,其中,非選擇題有填充題、分析說明題、學科內的綜合題。題型不同,要求也不同。在解題過程中,我們首先要注意審題,搞清每一道題命題教師的考核意圖;其次,要學會區分對立概念和相似概念,了解概念之間的關系是并列關系、遞進關系,還是包含關系;接著,要知道生物符號的特殊含義和正確寫法;最后,要具有分析歸納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六、課內復習和開展課外探究活動相結合
高考要求學生具備驗證簡單生物學事實的能力,并能對實驗現象和結果進行解釋、分析和處理。由于課堂上時間緊,因此對實驗內容、實驗事實的驗證,必須充分利用課外活動,盡可能地使學生多獲取一些直接經驗,并引導學生把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書本知識相結合。
總之,只要我們在教學中善于總結和反思,并注意靈活運用上述方法,就一定能提高復習課的效率,就會促使學生在會考或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績。
作者單位:江蘇省啟東市呂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