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階段的通用技術課程是以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為主旨的教育,它力圖通過對寬泛的、基礎的、與學生日常生活聯系緊密的技術內容的學習,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促進學生全面而富有個性的發展,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一定的人生規劃能力。要上好通用技術課,作為通用技術課教師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一、教師必須加強新課程理論的學習,明確通用技術課程的基本理念,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要旨
作為一門全新的課程,通用技術不同于其他課程,它是以技術教學為主的一門課程,通用技術是教人發現問題、處理問題的方法,通用技術科學不是具體的技能,而是一種思想方法。
在通用技術教學過程中,要努力使學生通過技術課程的學習,能更加理性地看待技術,更為負責、有遠見、具有道德方式地使用技術,以更親近技術的情感、積極探究的姿態和一定的科學精神,廣泛地參與社會生活,參與社會對技術的決策,參與技術創新的實踐。在注重基礎知識與基本操作技能的同時,要注重學生對技術的思想和方法的領悟與運用,注重學生對技術的人文因素的感悟與理解,注重學生技術學習中的探究、試驗與創造,注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及共同能力的發展。
二、以學生的參與、設計、制作為抓手,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通用技術的學習中
在講《技術與設計1》第三章《設計的一般過程》一節時,我以用紙板制作小板凳為主線,邊講解設計的一般過程邊用紙板制作,學生覺得特別新奇,精力特別集中,到后來很多學生都躍躍欲試。我看到時機成熟了,感覺到這節課的內容掌握得差不多了,就對學生說:“我來檢驗一下大家掌握知識的情況?!庇谑牵咳税l一張A4的復印紙,要求他們用發的紙,結合今天講的知識,設計一座簡易紙橋,比一比,看誰的橋最結實。經過模型設計制作的過程,學生保持了對技術問題的強烈興趣。
三、開發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培養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現實
教材不是學生的全部世界,世界才是學生的全部教材。比如在講設計中的人機關系時,將學生熟悉的校園環境,池塘、石桌椅、教學樓的玻璃門、樓梯拿到課堂上討論。
四、讓學生在實踐中領悟技術和思維方法,激發學生智慧的靈光閃耀,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新意識
“技術素養”是磨煉出來的,不單單靠“學”出來的,立足于實踐,敢于創新是本課的特色。讓學生親身體驗技術的魅力,是提高學生技術素養的最好的捷徑。動靜兩重天,坐著聽和動手做,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境界。
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造能力,使學生在融入技術情感中,在實踐中領悟技術和思維方法,把每一位學生看成是未來的設計大師,讓每位學生在展示自己的設計作品,暢談設計方案時,既培養了學生的豐富想象力,那種敢于表現急于創新的個性品質,良好的合作交流態度,又提高了學生自主創新的意識,使學生的個性潛能得到更大發展,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更寬厚扎實的基礎。
五、注重科學與人文的結合,提高學生的文化意識和人文素養
人文素養教育就是關于人生存目的的教育,即教會學生“如何做人”。談到技術,很多人眼前會浮現出農村匠人的手工藝,城市企業的廠房、車間等圖景。技術就是技能,技術就是操作,技術教育就是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這幾乎成為亙古不變的信條。技術教育不再是單純的技能、操作教育,而更注重科學與人文的結合,強調學生技能的形成、思想方法的掌握和文化的領悟三者之間的統一,所以技術教學在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方面凸現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技術是人類文化的結晶。任何時代的技術產品都印記著鮮明的技術文化,都要植根于廣泛而深厚的技術文化。通用技術課程中的技術文化,不是外在于技術之外的內容、形式和特征,而是滲透、融合在技術及其產品之中,都蘊涵著讓學生能看到或感受到的不同特征、不同形態的技術文化。要使每個學生都成為優秀技術文化的鑒賞者和創生者,使學生體驗并感悟技術文化的教育內容。真正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體現“技術以人為本”“人性化設計”的典型“技術產品”,感悟技術文化所蘊涵著的藝術感與人文精神;培養學生對社會的責任感以及他們的科學觀、道德觀與價值觀。
作者單位:江蘇省江都市大橋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