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情感態度指興趣、動機、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響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的相關因素。教育部頒發的《全日制義務教育初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不僅將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確定為課程目標之一,而且還明確指出情感態度是影響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重要因素。
二、現狀分析
在目前的英語教學中,很多教師對情感教學不夠重視,沒有把情感態度作為教學目標和內容,對“解決情感問題有助于提高語言學習效果”的重要性還認識不夠。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受傳統教學習慣的影響及對情感態度的誤解,將其與素質教育對立起來。
2.情感態度目標不同于其他幾個課程目標,不可能像講解知識點一樣,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給學生。
3.情感態度目標的內容不像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目標那樣明確,它的實施不能帶來顯而易見的教學效果。
4.缺乏實施情感教育的理論知識及具體的方法技巧。
三、情感因素的作用
積極的情感態度對提高教學效果的作用是明顯的,它可以增進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認知加工水平。
人文主義心理學認為,只有利用積極的情感態度來營造輕松和愉快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人性化的學習環境里學習,學生才會學得最好(Rogers,1961)。
四、實施情感教學的途徑
1.在教學中長期滲透情感態度目標
興趣、動機、自信和意志等作為情感態度目標的一部分,屬于隱性目標。這類目標雖不可能通過特定的教學環節來實現,但并不意味著教師在這些方面不能對學生施加影響。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培養師生間的感情,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另外,教師也可以將情感態度目標寫進教案。
2.通過創設情境教學實現情感態度教學
牛津英語教材的設計充分考慮到了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其內容涉及友誼、學校生活等許多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教師應當以教材為依托,把情感態度目標滲透到課堂教學中去。
(1)結合單元主題,滲透社會責任感和愛國主義情感教育
利用教材中涉及文化方面的內容,教師可以對學生在情感教育方面進行適度的拓展。
(2)利用教材培養良好的個性品質
利用教材資源,在教學知識點的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如學習交通標志時,就可挖掘課程資源,一方面使學生掌握知識目標,另一方面又可變換方式,讓學生們根據生活經驗講述自己如何看懂交通標志,遵守交通規則,關愛生命的重要性。
(3)利用教材中音樂、運動、食品等專題,激發學生的興趣
教學以音樂、運動、時尚、食品等為主題的單元時,可組織“Music Week”“Sports Week”“Fashion Week”等專題活動周。如教學7A Unit1 This is me!可進行“我和我喜歡的運動”英語小演講。
五、結束語
只要教師深入學習新課程標準和教育心理學知識,不斷總結教學中的點滴體會,即使實施情感教學的過程非常困難,我們也能有所作為,最終使學生樂學、教師樂教,讓情感教育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人格,塑造良好的個性品質,發展溝通與合作的能力,增強祖國意識,拓展國際視野。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周榕,何廣堅.對中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中運用情感因素的現狀調查.中小學外語教學.2005(2).
[3]黃正翠.英語教學中實施情感態度教育的嘗試.中小學外語教學.2005(12).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中市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