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作為一種有效的集體教育形式,已經經歷了300多年的歷史。然而,CAI方式的出現不僅帶來了教育技術上的一場革命,而且是教學理念、教育思想上的一場革命。CAI為課堂教學的開放性,為學習者的自主性、研究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利用CAI來創設情景,提供不同的學習資源,讓學生在觀察情景的背景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將有助于學生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培養。
CAI課件以大量的視聽信息,以高科技表現手段沖擊著學生的思維興奮點,加上虛擬現實技術和圖形、圖像、三維動畫等可使教學內容表現得豐富多彩、形象生動,使認知理論原理中情境學習理論和問題輔助學習理論等在教學中得到充分的體現;因而可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并可創造性地進行學習,這將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綜合素質。
課件的設計、制作將越來越成為廣大教師所應掌握的一門技術。那么,如何能夠高效地實現CAI的制作呢?
首先,在開發多媒體課件之前,必須對課件的總體框架進行嚴格的設計,即進行教學目標分析,使課件中的知識點形成一個“金字塔”式的結構。課件的結構一般可分為課程、主題和步驟三個層次。課程是構成課件的最大單元,如果把一本書設計成一個課件,則每一章就是一個課程。一個課程可以由很多個主題組成,如果一個主題比較大,那么在設計時還可以將它分成幾個更小的主題。如何在演示過程中讓用戶有選擇地進入主題,這在CAI的總體設計中必須要考慮到。在Authorware中我們可以用熱區響應方式,這樣用戶只要用鼠標左鍵單擊此課程標題,就可以進入此標題所對應的課程的主題。步驟是多媒體課件設計中的最基本的單元,每一步操作都可作為一個步驟。一般來說,說明一個主題要使用多個步驟來完成。當一個主題所設置的條件滿足時,就進入該主題下的步驟。由主題進入步驟,我們仍可以使用熱區響應的方法,將主題部分置于熱區內,當用戶單擊熱區時,就可以進入該主題下的第一個步驟,然后一步步操作下去,直至完成該主題。同時,在設計中我們還需考慮由步驟返回主題或課程的方法。
其次,CAI軟件中包含大量的文字、聲音、圖形、圖像、動畫、視頻等信息。其中,文字信息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來源。設計時要做到:(1)文字內容要簡潔、突出重點,應盡量簡明扼要,以提綱式為主。(2)文字內容要逐步引入。對于一屏幕文字資料,應該隨著講課過程的深入而逐行顯示。這樣有利于學生抓住重點。導入時,可采用多種動畫效果,也可伴有清脆的聲音效果,以引起學生的注意。(3)要采用合適的字體、字號與字形,文字內容的字體要醒目,字號要盡量大,對于關鍵性的標題、結論、總結等,要用不同的字體、顏色加以區別。(4)文字和背景的顏色搭配要做到盡量合理,一來是醒目、易讀,二來是長時間看也不覺得吃力。一般文字顏色以亮色為主,背景顏色以暗色為主。在CAI的軟件中,聲音主要包括人聲、音樂和音響效果聲,合理地加入一些音樂和音響效果,可以更好地表達教學內容,同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習興趣。一段舒緩的背景音樂,可以調節課堂的緊張氣氛,有利于學生思考問題。在進行音樂和音響效果的設計時應注意:音樂的節奏要與教學內容相符。重點內容處要選擇舒緩、節奏較慢的音樂,以增強感染力;過渡性內容應選擇輕快的音樂。同時,音樂和音響效果不能用得過多,用得過多反而是一種干擾信息,效果適得其反。還要設定背景音樂的開關按鈕或菜單,便于教師控制,需要背景音樂時就打開,不需要時就可以關閉。
再次,盡管CAI有許多的優越性,但是我們也應清醒地認識到,它只是一種輔助教學手段,不能完全代替教師的教學。因此,在CAI的設計過程中,我們還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色彩的合理應用。色彩的應用可以給課件增加感染力,但運用要適度,以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為原則。(2)盡量加入人機交互練習。一個好課件應盡量不被學生的學習水平所左右。在教學中,通過學生的反饋,對其學習進行診斷,從而動態調整教學內容,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同時,要全過程監督學生學習的每一個步驟,及時發現問題,使學生從自身的失敗中學到正確的知識,不但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3)要注重字、聲、圖的融合。對于一些動畫,為其配上適當的音樂或音響效果,就可以同時調動學生的視聽功能,有利于學生記憶,提高教學質量。對于一些重點的字、詞、句,也可運用動畫、閃爍等技術,從而引起學生的特別關注。精心設計CAI課件的交互界面,恰當地使用圖形、圖像和聲音,可以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提高學習興趣,加強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通過CAI的運用,教師的角色和行為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他是教學活動的導航者、設計者和幫助者。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是知識的探索者。自主學習成為學生學習的主要方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學會學習、學會組織、學會協作、學會思考和交流。
作者單位:江蘇省靖江職業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