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牛津高中英語》在我省眾多農村高中的使用情況,直接影響全省英語教學質量,本文從新課程理念、教材分析、教學任務完成情況、集體備課等方面設計一份教師調查問卷,并進行調查,得出農村高中對這套教材的使用情況,進行總結分析,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農村高中 教材使用 調查
一、問題提出
農村高中數量眾多,《牛津高中英語》在農村高中的使用情況,直接關系到新課程實施和高中英語教學質量。這套教材學生用書一共11個模塊,1~5模塊每個模塊3個單元,6~11模塊每個模塊有4個單元,共包括24個話題;每單元有Welcome to the unit, Reading, Word power, Grammar and usage, Task, Project, Self-assessment七個板塊。在教材使用過程中,本人遇到一些困惑或問題,故進行這次問卷調查,以期找出教材使用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共性問題,進行分析探討,找到一些有用的對策,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
二、調查內容
本文就新課程理念、教材分析、教學任務完成情況、集體備課等方面設計一份教師調查問卷,并對六所農村高中126位英語老師進行問卷調查,發放問卷126份,回收123份,回收率97.6%。
三、調查結果及分析
1.新課程理念
98.9%被問卷調查的教師承認了解新課程理念。至2005年江蘇一開始使用《牛津高中英語》教材以來,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對所有的高中教師分批次進行新課程理念、教材教法的培訓,使得新課程理念深入人心,為新課程貫徹實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教材
(1)24個話題
話題涉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地理歷史、名人名勝、醫學、環保等,不但要求教師具備精深的專業知識、教育教學的能力,還得有廣博的知識。調查中77.4%的教師認為這24個話題較難駕馭,18.8%教師認為難。然而,所有的教師都認為這套教材的語言真實地道,內容涉及廣,貼近當代社會生活,富有較強的時代感,故14.3%教師很喜歡這套教材,78.4%教師較喜歡。
(2)詞匯量及學生適應性
所有的教師都認為這套教材詞匯量大。《2010年江蘇省高考說明》要求考生掌握約3500個英語單詞和400~500個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教材每個單元單詞表中的單詞數近100個,雖然有重復出現的詞匯,但對于農村高中學生來說,難度很大,故調查中,只有4.3%的教師認為學生能很好地適應這套教材,68.5%的教師認為學生比較難適應,而27.2%的教師認為學生不適應;可見詞匯量大對農村高中學生影響大。
3.教學任務完成
(1)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
77.4%的被調查的教師認為,教學中合作、探究性學習難以展開,15.3%的教師認為較難。可看出大多數農村高中的英語教師在教學中,難以貫徹合作、探究等教學方式,學生的能力難以提高,這在2009年江蘇高考英語試卷中已得以體現。
(2)教學時間
84.3%教師認為教時較緊張。新課程大綱要求,每個模塊的教學任務一般4周完成;專家也指出一般一個單元需要14節課完成,3個周左右;可事實上,高一和高二上學期課時較充裕,而高二下學期2個模塊8個單元,高三3個模塊,還要除去節假日、平時測試和準備“小高考”所占的時間,課時很緊張。
(3)七個板塊
被調查的教師認為七個板塊處理難度分別為:Welcome to the unit 45%;Reading 3.4%;Word power 65.4%;Grammar and usage 12.3%,Task 87.7%;Project 76.2%;Self-assessment 1.7%。由于教學時間不足而被舍棄的板塊依次為Self-assessment 99.3%,Task 88.6%,Word power 56.5%。
4.教輔材料及其他
87.6%的教師認為教輔材料和教材較相配,特別是和教材統一配套的《同步材料》系列,材料都很具有時代感,很不錯。75.2%的教師經常使用多媒體,23.6%的教師有時使用。由于課時緊張,為提高課堂效率,多媒體使用是一個有效的途徑。
88.3%的教師認為,集體備課很有必要,10.4%的教師認為有些必要;98.6%的教師經常定期進行集體備課;可見集體備課已經得到普遍的認可,在教學中會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四、相應對策
1.貫徹新課程理念,完善評價機制
教師了解新課程理念,認識到其重要性,應堅決貫徹執行。否則,不能改變原有的課程觀、教材觀和教學觀,“穿新鞋走老路”,也就不能達到新課程目標。關注學習過程評價,更客觀地反映學生的學習狀況,更有利于學生的學習。
2.提高自身素質
廣大農村教師要樹立教好這套教材的信心,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在教學的同時,狠抓自身素質的提高,不斷更新知識結構,爭取做到“廣而精”。在教學中,以精深的專業知識為基礎,輔以廣博的知識,加上自我獨特的人格魅力,為教材的使用打下堅實的基礎。
3.深入研究,整合教材
教師即教材。教師要仔細研究教材編寫的結構、目的,充分認識一個單元七個板塊的功能,隨意的舍棄是對教材的曲解,也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任。當然,對于農村中學的學生,要根據實際情況,圍繞話題,有針對性地進行取舍,擯棄哪些不符合學生實際的部分,丟棄學生無法完成的內容,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提高學生能力。
4.研究學生,激發興趣
教學有效地展開,沒有學生的配合是無法完成的。在某種程度上,學生決定課堂,故學情研究至關重要。農村高中的學生基礎較差,習慣不好,方法有待完善等,對英語學習有影響,但影響最大的是缺乏興趣,故要設法提高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教材可以滿足學生對未知認識渴求的要求,教學中,把學生的需要和教學任務有機組合,通過不同的方法及人格魅力,喚起學生的興趣;同時,鼓勵學有余力的同學課外以英語為媒介,獵取自己感興趣的知識;還可組織學生編排英語課本劇、參加英語角等,轉變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掌握知識,提高能力。
5.多種途徑提高課堂有效性
教學主戰場是課堂,特別“五嚴”之后,教學時間緊張是全省英語教師共同面臨的問題。要充分利用課堂提高有效性,彌補教時不足。鉆研教材,認真備課,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擴大課堂容量,加快教學節奏,提高課堂有效性。
6.發揮集體力量
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發揮集體的力量,共同協作,共同努力,教學工作會越來越順利。
總之,只要我們廣大農村高中的英語教師貫徹新課程理念,鉆研教材,研究學情,努力協作,教學肯定是大有作為的。
參考文獻:
[1]《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全國統一考試(江蘇卷)說明》.江蘇教育出版社.
[2]《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教育部.2003年4月.
[3]《新高中英語教與學》.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單位:江蘇省江陰市華士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