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案就是地理教師在課堂教學前準備的教學方案。內容包括教學目標、教學時間、教學步驟、檢測以及教材的組織等等。它是教學工作中的必備環節,是展開教學活動之基礎,對教學實施起很大的作用,歷來被教者所重視。沒有切實可行的教案就像打仗沒有作戰計劃、演出沒有劇本一樣,最終定會影響教學效果、教學質量。教師備課、上課與作業批改、知識鞏固是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它們環環相扣、亦步亦趨,而教案卻是第一步。
如今,全國各地都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和實施新課改,教案也應該來一次教案革命,讓它與時俱進,這是教師們當前討論的焦點。初中地理教師教學任務相對輕松,但教案操作較為復雜,特別是要備教材也要備學生、備教師,這些對傳統教案的改革至為必要。
初中地理教案目前現狀如何?歸納起來大致如下幾種:
第一種:認真備課、精心設計的教案。在廣大的教師隊伍里,多數老師愛崗敬業,他們為提高教學質量不懈努力著。力求上好每一堂課而認真備課,備老師、備學生、備教材,精心設計教案,大膽創新、揚長避短,給有機的課堂教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第二種:備課模式陳舊老套。在中學地理教學中,有一部分教師由于對教案(教學案)重視程度不夠或者工作任務繁重及備課資料奇缺等原因,備課樣式千篇一律,八股文模式從頭至尾一個樣。沒有或缺少創新,那樣一來教案對教學的方向性、指導性自然必然不強。
第三種:教案抄襲現象嚴重,大多為應付檢查。他們明顯表現在教學態度不夠端正,把寫教案當作包袱來背,教學常規檢查時往往去搞形式主義,抄襲他人教案,這種現象必須徹底杜絕。
隨著初中地理教學不斷深化的改革,地理教案的改革也勢在必行?,F在的中學地理教學究竟需要什么模式的教案呢?筆者認為:
一、形式多樣、打破舊框框
判斷一篇地理教案是否優秀,不僅僅只看它的形式是否中規中矩、環節是否完整齊全、書寫是否流暢端正、字數是否洋洋萬言,還要看它是否真正符合課堂教學實際、是否有助于課堂教學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實施,是否能反映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創新。而“抄了一輩子教案”“年年歲歲人不同、歲歲年年課相似”的教師一定不會成為一位優秀教師。
所以,我們針對地理教案的創新、改革,要求每個教師不拘于教案的格式,能寫出特性,寫出創新,寫出自己的風采。
二、備課內容需要常寫常新、有新意
地理教案是備課上課的載體、書面材料,寫教案的流程則是鉆研教材、構思教學的流程,是一種主動創造的勞動流程,是教學流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教案編寫的內容看:他包括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三個基本要素,尤其要以學生的自主發展為本。所以教案編寫可從以下幾方面考慮:一是考慮學生認知水平;二是考慮本章節的知識系統、所蘊涵的發展思維;三是考慮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四是考慮學生學習的反饋與調控;五是要做好教后反思,以優化課堂教學效率。
地理教案的編寫過程實際上就是每一位教師的成長與進步的過程,在內容基本穩定的前提下,教案編寫也應該隨著教學要素的變化而適時調整,進而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我們杜絕那種虛偽的、備查的、陳舊的、公式化的教案;我們杜絕備“死”課不備“活”課,強調本本綱綱,脫離社會現實和學生生活實際的教案,我們呼喚活力十足與創新意識濃郁、個性鮮明與充滿時代氣息的教案。我們更要花大力氣,靜心、勤思、多方探索,寫出有創意的好教案。
三、教案評價要以質量為魂
質量是教學之魂,教案評價同樣也必須以是否高質量教學為依據?,F今的教案應該以備課時是否有獨到見解,是否反映課本的知識博大與交往互動,是否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與教師的主導作用,是否有利于課堂良好學習氛圍的營造,是否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全面實施教學任務為標準。如果一個教案的編寫做到了上述幾方面,就應該被評為優秀教案。
總之,教師編寫教案是一項常規工作,就像吃飯穿衣一樣,是教學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原來的形式模式已經過時,需要從內容到形式來一次天翻地覆的改革,與當前正在深入推進的地理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相適應,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讓教師從繁重、低效、死板的教案模式框框中解放出來,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去研究教材教法,有更多的時間去搜集資料、改進教學,反思自己,提高自己,真正展現出有思路、有個性的好教案,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讓我們與學生一道在參與中享受成功的快樂,為努力開拓新課程改革的新局面而奮斗。
參考文獻:
[1]張衛華.《面對備課:我們如何選擇》.
[2]李志瑗.《如何編寫中學地理教案》.
作者單位:金湖縣實驗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