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筆小新》的作者、51歲的臼井儀人在日本琦玉春日部市被秘密安葬,小新的粉絲在網上哀傷地寫道——
【低調做人,高調做事】
蠟筆小新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一休,哆啦A夢、阿童木、七龍珠、奧特曼、櫻桃小丸子這些栩栩如生的卡通人物給我們的童年帶來了太多歡樂,然而這些漫畫人物的作者卻異常低調,把光芒都留給了自己創作的人物,自己卻默默地退到大幕之后。
臼井儀人就是其中的一個,就連曾出版過《蠟筆小新》的鳳凰聯動公司也沒有人認識臼井儀人。就在他的死訊傳來之前的那兩天,國內外充斥著關于他的種種消息,仿佛這個時候大家才肯把目光轉移到這個一直在背后默默奉獻的“父親”身上,而此時人們才驚訝地發現,連一張確認是他本人的照片都沒有!
【小新,辛苦我來,風頭你出】
出生于1958年的臼井儀人早年并沒有顯露出與眾不同的天分,他也并非是一個成績很好的學生。高中畢業后沒能考入大學,后來去讀技術學校,沒想到,讀了半年就讀不下去了。當時的日本正是經濟高速發展時期,更早工作便能更早賺錢養家,于是臼井儀人輟學打工賺錢,并開始利用課余時間涂涂抹抹,畫點兒漫畫。
生活的壓力使他對漫畫越發情有獨鐘,他發現自己可以在漫畫里自由表現喜怒哀樂,不需要看誰的臉色,也不需要承擔什么后果。27歲時,臼井儀人憑借作品《不良百貨公司物語》終于進入漫畫界。
和其他漫畫家先當助手,在年紀輕輕的時候就推出自己的作品并開始走紅不同,臼井儀人畫的是四格漫畫,就是看前三格好像沒有什么特別之處,但有趣的全在最后一格。這東西一是不好拍成動畫,二是吸引不了大范圍的觀眾,所以32歲的臼井儀人依然默默無聞。
是《蠟筆小新》的問世改變了他不冷不熱的尷尬境地。這一年他推出了一個新連載,講述一個色色的小男孩日常生活的故事,連載在雙葉社的成人漫畫雜志上。第二年被拍成動畫,沒想到一炮而紅,這個不被人看好的瘦弱的中年男子才在漫畫界有了一席之地,并因此得到了高額報酬。
在連載《蠟筆小新》的同時,臼井儀人也陸續發表其他作品,主要都是些四格作品。他用自己的視角和想象力,把生活中平常的點點滴滴用荒誕而又惡搞的手法描繪出來,讓最平凡的事物變得不平凡而有個性,并把四格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跳躍性思維方式的臺詞,往往在你最不經意的時候給你致命一擊,而你所能做的就是狂笑不已。臼井儀人的畫風簡陋,不少地方都只有簡單幾筆,但四格重在創意,有時簡樸的畫風反而看起來更有魅力。
可是,他在行業里依然保持著低調的行事作風。這次媒體和眾多粉絲將臼井儀人的照片搞錯,并非是因為不敬業或者對偶像關注不夠,而是臼井儀人一直將自己刻意隱藏起來,日本媒體也沒有他的相關照片可登。于是一張讀者自稱和臼井儀人(實際是黑田征太郎)的合照被大量用在報紙、電視、網站上,在臼井儀人被證實失蹤后的一周多時間里,接受大家追思和哀悼的是尚建在的黑田征太郎,這樣的黑色幽默就如同臼井儀人的作品一樣,超出了大家的想象。
【“蠟筆小新”不是虛構是總結】
在臼井儀人的漫畫中,從《秀逗媽媽月美》中的月美到最著名的漫畫《蠟筆小新》中的媽媽美芽,妻子的形象無處不在。在《蠟筆小新》的前幾集里小新一回家都會對媽媽美芽說 “老婆,我回來了”讓人印象深刻。漫畫中的家庭絕對不是一般理想中的模范家庭,而是存在于你我身邊的每個人都能感受到小小幸福的普通家庭。透過作者對日常家庭生活的觀察,讀者在看書時也會回想自家媽媽是否也跟書中媽媽一樣貪小便宜呢?“這種事我家也有”,“我媽就是這種人”就是讀者會心一笑的最大原因。
盡管《蠟筆小新》的主角是孩子,但臼井儀人卻是以成年人的心態來描繪這個大千世界。可以說,小新的成功離不開臼井儀人多年的生活經驗和不大如意的生活環境。在故事里,小新不過5歲,但他絕對不是懵懂無知的小孩。小新喜歡漂亮的姐姐,收養了一條像棉花糖一樣的流浪狗小白,還經常講些無厘頭的笑話。小新的媽媽美芽是一個全職主婦,粗心而又有點兒神經質,經常被小新捉弄得七竅生煙,爸爸野原廣志亦經常被這母子倆搞得暈頭轉向,幽默的故事就此展開。臼井儀人用自己的成功向大眾說明,真正的藝術源于生活,小新的成功不是幻想和虛構,而是對生活的高度總結。
【最后的“盛典”】
臼井儀人的失蹤可謂是2009年9月最值得關注的事件,他的失蹤將他從小新的背后推到臺前。期間媒體對他的報道甚至超過了他生前50年的曝光率。
9月的某個清晨,一位登山者在山上發現的那個已經殘破不堪的尸體,終結了大家的猜測——臼井儀人失足墜崖。在那個能夠容納70多人的大堂里只有30多人默默地送走了一代漫畫大師。現場沒有遺像,沒有牌位,甚至沒有基督教葬禮必須的贊歌,唯一能顯示這是葬禮的是精心裝飾的鮮花。帶給臼井儀人無限風光的《蠟筆小新》也沒有隨他下葬。相比網上漫畫迷自發的葬禮,這個葬禮顯得有些簡陋。或許,臼井儀人最后想傳遞給大家這樣一個信息:不到最后,永遠別覺得你已經知道了一切!
#1050833;編輯: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