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小學階段,基本沒有專職的班主任,大多班主任都由任課老師兼任。因為語文學科的獨特性,使得語文老師當班主任有了絕對的優勢。
語文,就是為人。該學科是最具有人文性、社會性和綜合性的一門學科。語文教師的教學不但是在教書,更多的成分在于育人。語文教材蘊含著極其豐富的思想情感、道德觀念、精神品質以及審美價值等等的“育人”因素。這些與班主任引領學生思想、形成良好班風的工作幾乎是天作之合。語文老師當班主任不必分心,就能很自然、很容易地實現“緣文釋道,因道解文”,完成語文老師和班主任的雙重教育任務。
一、 語文老師當班主任,稍動心思,就能很容易地在處理班務的過程中強化學生字、詞、句、篇的基礎知識,提升學生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觀念。
作文對學生的綜合教育功能是大家公認的。中午課前20分鐘的靜校時間里,學校要求班主任處理班務、對學生進行思想觀念的教育。我就用作文(新聞)的形式來完成這個任務:要求同學們平時熱愛班集體、做個有心人、觀察捕捉班級新聞,并用學過的新聞形式形成書面消息,在靜校時間給全班同學宣讀。隨后,引導學生進行點評:遣詞造句、謀篇成文、聽說讀寫、有關新聞人、事的評論等等。我以此引領學生思想、形成良好班風,強化學生的語文學科知識技能,成效卓著。
新聞中的人、事都在自己的眼前,都在同學們的眼前,都在自己的班集體之內,是非曲直也不用別人多加評說,同學們自己的心里都定下了一桿秤。如作文《馮利擦黑板 事小意義大》、《清除死角不怕臟 班級形象又添光》、《集體榮譽大教室裝不下 李荃等同學為藝術長廊辛苦制版》、《棗核鋪天蓋地 同學叫苦連天》……都足以說明:用作文(新聞)的形式引領學生思想、形成良好班風、強化語文學科知識技能是非常有效的。
其實,組辦班報、舉辦朗誦、演講比賽,甚至運動會中的通訊組稿等等都是引領學生思想、形成良好班風、鞏固語文學科知識技能的好途徑。
二、語文教師當班主任,只要捕捉好德育滲透點,對學生進行“育人”,就能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不經意間完成班級管理的使命。
《熱愛生命》中有這樣一句話:“我對隨時告別人生毫不惋惜。”教學時,我就加入了一個討論:人生有限,為什么告別人生不惋惜?一個什么樣的人才能告別人生不惋惜?一個什么樣的學生,出校門時才能不惋惜?對于我們班級而言,你如何做才能不惋惜呢?一系列的討論話題,由大到小、由遠到近,引進了對班級的管理。學生的發言圍繞著努力學習、遵守紀律、參加活動、積極發言、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等等。當他們聯系到本班實際情況的時候,大家統一認識到作為學生如果能積極發言,如果能努力鍛煉(當時班級有兩個實際問題——發言不踴躍,體育成績很差,這幾乎成了全體師生的心病)就是熱愛生命的體現,它們能夠提升自己的理解分析、綜合表達的能力,能夠增強自己的體魄,使自己在本班的這段生活充實、難忘、有意義,不后悔、不惋惜……之后,我班上課發言的同學明顯增多了,體育委員也很容易地組織同學們開展了持之以恒的體育鍛煉。大家還常常戲言:愛發言、愛鍛煉就等于愛生命。就這樣,兩個非常棘手的班務難題不經意間在這個語文教學過程中迎刃而解了。
語文不同于自然學科,又區別于其他社會科學,它滲透著更多的“育人”因素。語文教師當班主任對引領學生思想、形成優良班風、鞏固語文學科知識技能有著絕對的優勢。(作者單位陜西省三原縣魯橋正誼中學)責任編輯 丁洪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