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教育,它強調學生是現實的人,動態的人,發展的人,也是可塑的人。作為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面對學生的錯誤,我們的第一反應往往是遺憾、生氣,然后以嚴肅的態度,嚴厲的語言批評,呵斥學生,進行正面教育。如果能用平常心、愛心、耐心引導說服,善待學生就已經是不容易的了。其實,善待學生僅僅是愛的教育,教育不僅僅只是愛,更是一門藝術。所以,僅僅是善待學生的錯誤是不夠的,還要學會欣賞學生的錯誤。
初中學生處于生理、心理發生急劇變化的時期,這是一生最重要的,也是最危險的時期。大部分學生都能在這個時期較穩定地過渡成長,但有一小部分學生“個性強”鋒芒畢露,給班主任帶來種種困難。面對這部分學生不斷出現的錯誤,消極的態度是:學生又犯錯誤了;積極的態度:學生又暴露出一個問題,又一次發展學生的契機來了。這時,班主任就要用一種欣賞錯誤的教育心態來處理。錯誤其實是一種表現,一種能力,也是一種積極動態。有錯誤才有發展的機遇。沒有什么錯誤的學生往往是自我封閉,消極冷漠的,這樣的教育往往是悲哀的教育。所以,我們有理由去欣賞錯誤。
欣賞學生的錯誤,我們會發現,任何一個學生,無論是好學生還是一股學生,都有很多錯誤,只不過好學生往往會隱藏自己的錯誤罷了。任何一個錯誤,無論是大是小,其中都有積極的因素,合理的成分,即使是打架,也能表現出學生有較強的表現欲或自尊心。這些,都是班主任教好學生的條件,很值得我們欣賞。這樣說并非要模糊是非,而是要從教育的角度出發。最大限度地處理好錯誤所包含的是非因素的聯系,促使學生沿正確的方向發展。
最常見的錯誤,往往是學生的幼稚和淘氣,有時我們的學生太聰明了,他們錯誤的出發點常常是真誠善良的。錯誤常常表現為運動或生活中嬉戲時破壞了什么,淘氣玩笑可能過頭了,個性的張揚可能沒被人理解,好事可能做成了壞事等等。只有學會欣賞學生的錯誤,我們才會發現學生犯錯誤的真正原因,科學地認識到錯誤的規律。所以錯誤其實都有值得欣賞的亮點,有時的錯誤就根本算不上錯誤。從教育的角度分析是與非,有時也很難說清。
只有學會欣賞學生的錯誤,才會在情感上接受錯誤,在心理上消除和學生的距離,不會由于情緒的影響,使自己的智慧能力受到抑制,在處理錯誤的第一時間作出決定;站在學生的角度,走進學生的心靈,對錯誤性質、程度,作出準確的判斷才可能獲得最機智,最有個性化的處理辦法,這樣獲得學生認可,并積極配合在互動中將錯誤消于無形,促進發展。
只有學會欣賞學生的錯誤,才可能用自己的智慧,把無心的、善意的錯誤變成美麗。如不小心將墨水滴在他人的衣服上,指導他為人家繡上一個美麗的圖案;頂撞了父母,教導他寫封道歉信或以做家務、用學習表現等方式承認自己的不對;背后給老師或同學起綽號的,教育他給老師或同學寫一篇書信《,請聽我說》。這時,沒有欣賞錯誤的心態是難以做到的。只有學會欣賞學生的錯誤,才會把艱苦而復雜的教育工作當作人生的樂趣,才會不僅看到錯誤,更能看到錯誤背后學生身上的亮點。也才能看出自己的不足,從而不斷地充實、完善、提高自己。會欣賞學生的錯誤,就不會用簡單粗魯的方法去解決,也不會在處理中覺得疲勞、迷惘,從而擁有一份健康積極樂觀的教育心態,在教育的殿堂里自由徜徉。這確實是老師的樂事,學生的幸事。
有的錯誤可能難以寬恕,憑我們的能力一時難以改正,難免會讓我們感覺沉重。但是也不應該破壞我們欣賞錯誤的大度。因為我們是教育者,教育有時需要我們對自己心理進行調適,會欣賞錯誤便是最好的方法。
欣賞錯誤,不是對錯誤的縱容,要以內心良好的狀態去對待,在班主任的眼里,學生的錯誤只是相對的、發展才是永遠的。欣賞錯誤是一種理解,一種寬容,一種思想升華,也是一種充滿愛的情感和陽光的教育。(作者單位陜西省橫山縣殿市中學)責任編輯楊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