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一項創造性極強的思維活動,對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有重要作用。然而,作文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現象比比皆是,有獨特見解,構思新穎的作文在學生中很少見。因此,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就顯得尤為重要。那么,怎樣培養學生的作文創新能力呢?
一、 重視知識積累,增強創新意識
創新是在知識積累的基礎上的創新。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知識的累積,再有創意的作文,也會語言干癟,言辭平淡,讓人心生遺憾。樹立作文創新的觀念,增強作文創新意識,是培養學生作文創新能力的前提。教師應把學生的閱讀視野引向更廣闊的領域,例如文學的、歷史的、地理的、物理的知識等等,這知識也可能與當前的考試無關,但它卻為日后的創新思維構建廣闊的知識背景。因此在作文教學中,要有計劃地幫助學生拓展知識面,多舉辦一些知識競賽,如名言接力賽,成語故事大賽,古典詩歌背誦比賽,名人故事我來說等等。
二、 培養想象能力,拓展思維空間
通過聯想、想象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拓展其思維空間,對培養創新思維有特別重要的作用。愛因斯坦說過:“想象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智慧進化的源泉,沒有想象力就不可能有創造。”作文教學應該重視學生想象力的培養。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有幾種常見模式:
續寫結尾,就是假定某種情境,讓學生大膽想象,大膽構思。
想象作文,發展學生的想象空間,如“二十年后的我”,“遨游太空”……
擴寫訓練,可以把簡略的詞組或短文擴寫成生動的場景或文章。
除此之外,還可以幫助學生總結幾種簡單的寫作技巧,如尋找關聯法,利用事物之間相通、相近、相似、相反的關系,進行聯想、推測。時空轉移法,大膽想象,超越時空,或上天入地,或橫跨古今,或從夢境到現實,不一而足,突破現實生活的限制,通過“夢”、“記憶的河流”、“遐思萬千”等詞語,虛實相生,表情達意。
三 、鼓勵大膽質疑,打破思維定勢
疑,是求得一切學問的先解。宋代名家張載曾說過:“在可疑而不曾疑者,不曾學;學則須疑?!泵献右舱f,“盡信書不如無書”。只有大膽質疑的人,才會有新的見解,新的發現。因而在教學中,教師要在引導學生掌握所學內容的基礎上鼓勵學生打破思維定勢,面對作家及現成觀點不要迷信不要盲從,不要滿足于現有的答案;而要引導學生善于在有疑或無疑處質疑,鼓勵學生有不同的見解,敢于否定現成的方法,勇于發表自己的觀點。對于學生的看法,只要言之有理,都要及時給予鼓勵,幫助學生分析清楚是從哪些角度得出的結論,既讓學生明了問題,又使學生樹立信心,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
四、 強化思維機制,促進思維發展
打破思維定勢,還可以引導學生多角度思維,如逆向思維、發散思維、求異思維等,都能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有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F在的中學生作文已由單一的命題形式向多種命題形式發展,內容更貼近學生的實際,更利于學生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但中學生的生活空間本來就不大,除了學校,就是家庭,面對同一個話題,往往會出現許多面孔相似的文章。作文要“避熟”,就得“出新”,就得對問題的理解更深更透,見解新穎獨到,因此思維輻射面就要大一些,廣一些。具體來說,就是對待同一事物,要從不同角度觀察、思考,得出不同結論。如“水滴石穿”這個話題,可以從“持之以恒”談起,可以從“團結就是力量”談起,也可以從“認準目標,永不言棄”談起;可以引出“要按科學規律辦事”的話題,也可以引出“柔能克剛”、“石頭真的不會爛嗎”等話題。變單向思維為多向思維,變封閉為開放,變靜態為動態。學生思維發展了,作文能力必將有大的飛躍。
總之,在作文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引導和培養,對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大有裨益。(作者單位 長慶二中) 責任編輯丁洪剛